3月20日,游戲、云游戲等板塊開盤走強。截至當日中午收盤,順網科技(300113.SZ)漲18.92%,神州泰岳(300002.SZ)漲15.51%,富春股份(300299.SZ)漲10.66%,國脈文化(600640.SH)漲9.99%,巨人網絡(002558.SZ)漲9.98%,愷英網絡(002517.SZ)漲7.83%,游族網絡(002174.SZ)漲6.84%,盛天網絡(300494.SZ)漲6.69%。
消息面上,近期人工智能持續火熱,AIGC技術的快速發展或將幫助游戲廠商以更低成本、更高質量實現原畫和場景的批量生產,從而實現游戲廠商的降本提效,利好游戲行業。
宏觀政策積極,發展動能充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去年11月起,游戲版號的發放數量環比提升,發放節奏有所加快,騰訊、網易等大廠推出的游戲紛紛獲得批號,政策積極轉向,意味著日后游戲上線的節奏有望加快。
今年2月的游戲產業年會上,專門設立了“科技共振”、“游戲再認知”等論壇,會議重點強調了游戲與科技之間的共振,業內人士對游戲本質與價值進行了重新審視。除了娛樂屬性之外,游戲產業的經濟、科技、文化價值得以重估,在數字經濟和文化強國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突顯。
根據“網絡游戲正能量引領計劃”和“網絡出版技術創新發展計劃”,國家積極扶持精品佳作,推動游戲底層技術創新和新業態的拓展應用。
與此同時,隨著“防沉迷最嚴新規”的落地實施,成效非常顯著。游戲工委表示,超過70%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戲時長都控制在3小時以內,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問題已在2022年11月基本得到解決。
興業證券認為,在政策扶持優質內容、行業價值得到重估、歷史問題出清、促進科技與游戲共同發展的背景下,2023年行業所處的政策環境較為積極,行業向好發展的動能充足。
游戲行業基本面持續改善
2023年,游戲行業的基本面有望得到改善。
首先在需求端,隨著消費復蘇預期加強,以及新游戲陸續上線,用戶ARPU(指一個時間段內運營商從每個用戶所得到的利潤)有望提升。據了解,游戲用戶的ARPU主要取決于消費者信心和大作上線的數量。在消費復蘇、游戲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2023年ARPU值有望強勢反彈。
其次在供給端,大廠儲備的多款新游戲正蓄勢待發。比如騰訊推出的《黎明覺醒:生機》,《大航海時代:海上霸主》即將測試,《無畏契約》有望夏季前上線;米哈游《崩壞:星穹鐵道》將于4月底上線;三七互娛的《扶搖一夢》已開啟測試;愷英網絡的《歸隱山居圖》和《龍神八部之西行紀》已開啟預約。眾多新作即將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游戲行業的供給側非常充足。
此外,經營端的改善也較為明顯,混合變現有望成為產品多元化變現的突破口。廣告變現、內購付費、會員訂閱等多元化的變現方式,逐步替代了以往的單一模式,將來存在為游戲企業增加收入的可能性。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游戲行業在2023年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擊。宏觀消費回暖下,版號的提質增量將促進行業供給端的持續優化,刺激用戶付費的提升,供需回暖有望支撐游戲行業整體回歸到增長的軌道上來。
部分游戲公司業績預喜
可喜的是,國內部分游戲公司的業績表現非常出色。已在游戲研發過程中使用AI繪圖技術的完美世界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6億元-14.4億元,同比增長268.41%-290.08%;國內領先的場景化互聯網用戶運營平臺盛天網絡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1億元-2.4億元,同比增長67.85%-91.83%;國內知名的互聯網游戲公司愷英網絡預計2022年實現凈利潤9.3億元-11.3億元,同比增長61.25%-95.93%。
除此以外,根據多家上市公司的2022年報預告,大晟文化、掌趣科技、冰川網絡等公司均在2022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興業證券表示,由于對游戲的監管,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和公司經營業績的不確定性預期,2022年第三季度游戲板塊的悲觀情緒已經得到充分釋放,其估值達到近五年以來最低點,游戲行業正處于歷史問題出清且估值偏低的新起點。
中金公司指出,頭部游戲廠商的產品及版號儲備相對更加充盈,這些公司的業績穩定性較強,估值也尚處于底部區域,具備較好的性價比。此外,中小型游戲公司則可關注其周期性的布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