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濤濤車業股價觸及高點后一路下行,當日收跌20.14%。次日持續向下,最終報收于57.37元/股
《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
最近一段時間,在登陸資本市場的新股中,頻頻出現上市即破發情形。
(相關資料圖)
如3月14日登陸北交所的百甲科技(835857.BJ),發行價4元/股,上市當日僅報收于3.65元/股,成為北交所2023年第一只破發新股。又如當月上市的另外兩只高價新股,綠通科技(301322.SZ)和宏源藥業(301246.SZ),同樣于上市當日雙雙跌破發行價。
3月21日,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浙江濤濤車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濤濤車業,301345.SZ)亦出現破發狀況。上市首日早盤,濤濤藥業股價在觸及67.88元/股(按前復權計算)高點后一路下行,當日收跌20.14%。次日持續下行,收跌2.20%。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上市后兩個交易日里,該公司股價遲遲未突破發行價,期間曾觸及的最高點,較發行價仍少5.57元/股。
創業板又遇破發新股
3月21日,濤濤車業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價為73.45元/股,發行市盈率35.78倍。上市當日,濤濤車業股價跌破發行價,甚至一度降至60元/股以下。
不過事實上,在開盤后,濤濤車業股價曾呈現出大幅上漲勢頭,但僅保持10多分鐘后便又出現回落,再度跌至60元/股以下。
截至3月22日收盤,該公司僅報收于57.37元/股,較前一日高點跌去15.48%;而距離發行價更是相差超16元/股。
分析認為,發行價偏高或是濤濤車業破發的原因之一。據統計,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濤濤車業股份數量約43.86萬股,其所放棄認購金額約為0.32億元。而這些被投資者棄購的股份,全部由主承銷商包銷,包銷股份數量占該公司本次發行股票總數的1.60%。
對于濤濤車業此次破發,亦有業內分析人士將原因指向整個行業板塊。資料顯示,濤濤車業專注于戶外休閑娛樂兼具短途交通代步功能的汽動車、電動車及其配件、用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細分來看,該公司所涉及領域包括全地形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以及摩托車行業。
據相關數據統計,進入2021年后,全地形車市場規模漸顯出下行趨勢,全球全地形車銷量由前一年115.5萬輛降至101萬輛,縮水超10萬輛。而全地形車長期為濤濤車業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該業務近幾年收入占比徘徊在30%至40%左右。
除了全地形車,濤濤車業另一大收入來源為電動滑板車。發展至2022年上半年,該產品收入占比超過同期全地形車,達37.93%。目前,我國已一躍成為電動滑板車制造大國,該行業在日趨成熟的同時,行業競爭壓力也隨之攀升。
綜上可見,濤濤車業兩大營收來源,前者要抵御市場規模下滑風險;后者則須應對來自行業內日益激烈的競爭。對于頂著這兩方面壓力的濤濤車業,顯然,資本市場方面尚持審慎態度。
上市后兩個交易日里濤濤車業股價走勢變化情況(元/股)
信息來源:東方財富官網
業績由增轉減
資本市場對于濤濤車業另一方面的憂慮,或來源于該公司突然由增轉減的業績。
據招股書信息顯示,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濤濤車業一直處于逐年穩增態勢。2020年和2021年兩年,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84.33%和45.62%;同年份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03.62%和11.41%。
然而,這一穩增態勢止步于2022年。數據披露,2022年上半年,濤濤車業營收凈利雙降,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46%至7.74億元,不及2021年全年收入的一半;而同期凈利潤則降至億元以下,僅有0.9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54%,不到2020年、2021年各年凈利潤半數。
針對業績突然轉至下行趨勢,濤濤車業將原因歸結為三方面。其一,2021年美國消費補貼政策刺激需求增加,次年該國疫情補貼政策取消,相關地區消費需求明顯放緩;其二,疫情反復、歐洲地區宏觀經濟形勢復雜等,導致市場需求減少;其三,2022年上半年海運費同比上漲,拖累該公司業績。
需要注意的是,濤濤車業預測2022年全年業績存在下滑風險,而公司當年前三季度營收預計在11.82億元至11.95億元之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預計在1.33億元至1.51億元之間,較2021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一定幅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