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解讀年報,是一家創新藥上市公司——上海誼眾。
延續2022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上海誼眾2022年的業績表現似乎在意料之中,截至2022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36億元、1.4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6.87倍、36.74倍。
不得不說,2022年是上海誼眾核心產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放量的第一年,那么此產品還會延續高增長嗎?
(資料圖)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一、上海誼眾年報數據初判:產品成長性仍然顯著
1、直營模式銷售,銷售費用率并不算高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于2021年10月份上市,是企業目前的唯一一款商業化產品,正處于市場導入期;
在此階段企業采取直營銷售模式,有益于快速進入市場。
從藥品銷售屬性來說,一款藥要進入市場銷售往往要花費大量的銷售費用,主要是市場推廣費等。以化學制劑行業整體為例,2021年行業內100多家公司的合計銷售費用達到了1018億元,銷售費用率為26.21%。
而行業整體一般是被平均了的數據(比如說涵蓋了醫藥商業業務),像化學制劑龍頭恒瑞醫藥的同期銷售費用率其實達到了36.22%,其他企業則因為產品特性等具有或高或低的銷售費用率。
在此背景下,上海誼眾的銷售費用率并不算高,尤其與規模不大、上市時間不長的化學制劑企業對比。
(除上海誼眾外,上述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為其2021年數據,它們22年年報還未發布)
銷售費用率不是太高說明產品進入現有市場還算容易,間接體現出企業產品好銷售且尚有潛力(滲透率不高)等特點;
如果未來市場做大了,企業還有可能增加經銷銷售模式。
2、應收賬款周轉率較高,更能展現出銷售潛力
如果說銷售費用的產生和銷售環節相關,無論產品是否能銷售出去,都必須要花費一定的銷售費用,那么應收賬款的產生便和產品銷售結果有著更直接的聯系,因為應收賬款的來源就是下游客戶。
如果產品銷售不好的話,不僅產生更少的營業收入,而且下游客戶因為產品不好銷售或產品競爭力不強,也不會著急付錢,而如果產品銷售好的話,下游客戶就較容易主動付款以希望下一次的合作。
在此基礎上,應收賬款周轉率往往是一家公司議價能力高低的體現,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企業議價力越高,越能體現產品銷售潛力,應收賬款周轉率低則相反。
由數據可知,上海誼眾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處于同行業中的較高水平,展現出較高的議價力。
(除上海誼眾外,上述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為其2021年數據,它們22年年報還未發布;對艾力斯營業收入的技術授權收入進行了刪除調整)
由此可知上海誼眾的產品銷售尚有潛力,極端來講,如果上海誼眾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下滑到5左右,那么它的產品銷售規模是不是就能提升一倍呢?
二、核心產品成長空間預測:天花板較高,但也有兩個變量
據悉,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是抗腫瘤化療藥物紫杉醇的改良劑型,所屬于2.2類化學新藥,雖然不是1類創新藥,但上海誼眾的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境內外均未上市的首個紫杉醇膠束類產品,并在此產品身上掌握了三項發明專利。
而根據專利保護時限,上海誼眾對于此藥物的研發可能經歷了約10年,并且有效期將持續到2030年、2031年。
(截取自上海誼眾招股書)
因為發明專利的保護以及藥品本身研發難度的限制,預計上海誼眾將保持一定時間的獨家地位或者良好的競爭格局。同類型產品,只有雙鷺藥業的紫杉醇膠束紫杉醇膠束臨床試驗相對較快,有管線到了III期,還有幾家企業的相關產品臨床試驗還處于II期及之前的階段。
競爭狀況分析完了,我們再來看看產品的市場空間,說小了是銷量和價格,說大了就是市場容量和競爭優勢。
經過分析,我認為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面臨的市場空間還是挺大的。
本身紫杉醇(不考慮劑型)是治療腫瘤疾病化療的基石藥物,是目前市場上銷量第一、最有效的抗腫瘤藥物之一,據悉其市場規模有幾十億元,甚至大幾十億,所以理論上來講,紫杉醇膠束作為新一代紫杉醇劑型產品,符合紫杉醇劑型升級換代的發展趨勢,整體具有較突出的療效及安全性優勢,從而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
但目前對于上海誼眾來說,企業成長還有兩個點需要關注,一是今年年底是否會被納入醫保談判,如果納入醫保的話,產品便會面臨靈魂砍價;
二是企業在除已上市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癥外,其他適應癥的研究是否進展順利。
首先第一個問題我認為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如果出現納入醫保的情況,我們就要結合降價幅度和預期銷售量增長來綜合看對企業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結果應該是比較積極的,企業正在擴大紫杉醇膠束適應癥的研究,尤其是乳腺癌等適應癥。根據現行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相關規定,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針對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適應癥在經過臨床試驗申請備案后,可以直接開展III期臨床研究,有望較快為企業提供增長動力。
(截取自上海誼眾2022年年報)
三、總結一下
總的來看,經過一定的分析,我認為上海誼眾的整體潛力大于隱憂,目前企業產品銷售良好,2023年有望維持業績的快速增長,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企業才能維持高市盈率吧~
當然,現在是否股票價格過高其實還不能完全確定,畢竟產品銷售只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年度銷售周期,或許今年的一季報便能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