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恒瑞醫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變動,系因收入下降以及客戶回款放緩,導致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較同期減少
《投資時報》研究員? 習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集采對“藥茅”恒瑞醫藥的沖擊有多大?
最新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恒瑞醫藥營業收入達212.75億元,同比下降17.87%;同期歸母凈利潤39.06億元,同比下降13.77%。這是恒瑞醫藥自2021年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均同比下滑以后,第二次出現營收利潤同降的情況。對于上市多年均實現業績正增長的恒瑞醫藥來說,這種狀況十分罕見。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該公司堅定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同比提升至29.83%,遠高于同行可比公司。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到獲批上市,必須要經過體外,臨床前動物,臨床Ⅰ、Ⅱ、Ⅲ期等一系列研究,大約需要10到15年時間,研發投入至少10億美元。就此而言,公司未來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會否令公司業績再度承壓?
對此,恒瑞醫藥相關負責人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并不擔憂,“雖然增加研發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期利潤,但這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集采持續影響
對于收入下滑,恒瑞醫藥將之歸結為仿制藥集采、創新藥的醫保談判、疫情導致的醫療機構業務量縮減這三點原因。《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上述因素中,仿制藥的集采對于恒瑞醫藥的業績影響首當其沖。
年報顯示,自2018年以來,公司涉及國家集中帶量采購的仿制藥共有35個品種,中選22個品種,中選價平均降幅74.5%。2021年9月開始陸續執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個藥品,2022年銷售收入僅6.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2.6億元,同比下滑79%。2022年11月開始陸續執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個藥品,2022年銷售收入9.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2億元,同比下滑48%。
有分析指出,集采對醫藥企業的業績具有較大影響,無論是否中標,均會令藥企短期內收入和利潤方面受到不利影響。
同時,恒瑞醫藥2022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同比提升至29.83%,遠高于同行可比公司。業內人士認為,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到獲批上市,必須要經過體外,臨床前動物,臨床Ⅰ、Ⅱ、Ⅲ期等一系列研究,大約需要10到15年時間,研發投入至少10億美元。隨著近兩年來恒瑞醫藥業績的持續下滑,若未來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會否再度令公司盈利能力承壓?
對此,恒瑞醫藥方面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多年來公司將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發展戰略,持續高強度投入研發,公司近十年累計研發投入290億元,2022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63.46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至29.83%,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48.87億元,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同比提升至22.97%,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期利潤,但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隨著公司研發成果加速轉化落地,創新藥上市產生的收益也可以相應抵消研發投入帶來的業績壓力。
而研發投入高企之下,2022年恒瑞醫藥的經營性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同比下滑70.01%至12.65億元。
對此,恒瑞醫藥相關負責人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變動,系因收入下降以及客戶回款放緩,導致本期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較同期減少。
2022年恒瑞醫藥可比企業研發投入情況
數據來源:2022年度報告
毛利率下滑
盡管業績連續下滑,但不能否認,憑借近年來平均85%的毛利率水平,恒瑞醫藥可與茅臺比肩。不過近年來,恒瑞醫藥的毛利率水平已有下滑趨勢。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該公司2022年的毛利率下滑至83.61%,這是自2014年以來,該指標首次低于85%。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就主營業務地區而言,2022年公司國外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14.08個百分點。細分來看,國外主營業務成本同比提升66.56%,而主營業務收入則同比提升26.37%。
就業務數據來講,2022年,公司繼續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期內公司海外研發投入共計12.72億元,占總體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20.04%。
為何成本高企,恒瑞醫藥還要加大海外研發投入力度?對此,業內人士給出了三方面理由:首先,海外市場巨大。受帶量采購、醫保談判、研發同質化等因素影響,國內創新藥競爭格局競爭激烈,需一步催化國內藥企走向國際市場。其次,海外市場各方面政策、體制相對完善,且市場、患者及醫生對創新藥的接受度更高,能為創新藥提供較好的孕育環境。此外,海外的高定價市場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收入增長。
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提交國內新申請專利169件、國際PCT新申請89件,獲得國內授權147件、國外授權140件。截至2022年底,恒瑞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064件,PCT專利583件,擁有國內有效授權發明專利507件,歐美日等國外授權專利618件。對比來看,恒瑞海外授權專利數量明顯高于國內有效授權發明專利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創新藥銷售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及日韓等市場。而北美市場因其強大的市場份額,往往成為創新藥企“出海”的首選之地。
據公開數據,在全球醫藥產品消費市場中,美國、中國、歐盟5國、日本、其它地區市場份額分別占38.7%、18.3%、12.6%、7.5%、22.9%。
基于上述分析,天風證券預計恒瑞的業績拐點已經來臨。數據顯示,恒瑞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同比升0.3%),歸母凈利潤為12.4億元(同比升0.2%)。
恒瑞醫藥2014年至2022年毛利率表現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