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待審核的IPO醫療健康企業中,津同仁、百神藥業、科瑞德、賽克賽斯、錦江電子、卓誼生物、欣捷高新7家公司2022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在40%以上
《投資時報》研究員 董琳
【資料圖】
自7月底全國各地掀起醫藥反腐風暴以來,除上市醫藥公司遭遇股價重挫外,正處IPO排隊中的醫藥企業,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多家已過會公司宣布終止IPO。
日前,主要從事水痘減毒活疫苗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上海榮盛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盛生物)主動撤回了科創板IPO申請。據悉,該公司于2022年6月27日獲科創板受理,同年12月26日通過上市委會議,隨后因補充財務資料暫停審核一次,今年6月6日恢復審核。
對于撤單原因,榮盛生物并未披露。但業內有分析認為,此前該公司多次因銷售費用高企、業績可持續性存疑等問題,引發監管層反復詢問,此次公司主動終止IPO或與銷售費用有關。
主動終止上市進程的醫藥企業不止榮盛生物一家。7月以來,除榮盛生物外,陜西漢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王藥業)、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力捷迅)等醫藥公司也相繼撤回了上市申請。《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這些企業在被監管機構問詢的過程中,都重點提及了銷售費用的問題。
事實上,“商業賄賂風險”一直是醫藥企業IPO時需要面對的重點問題之一。上交所和北交所在最新下發的《發行上市審核動態》中,均向中介機構提出四大核查要點,表示會重點關注企業推廣活動和相關費用。這也意味著,隨著本輪醫藥反腐行動持續深入,醫藥企業畸高且合理性存疑的銷售費用,特別是可能暗藏商業賄賂的推廣費,將成為監管部門從嚴審核、重點問詢的重要問題。
業內也有分析表示,醫藥領域腐敗整治活動的開展,并不意味著后續醫療企業IPO難以放行,而是希望通過政策、審核要點手段來警醒醫療企業合規經營。
15家藥企終止IPO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截至8月11日,今年以來,北、滬、深交易所已有15家醫藥公司終止了上市計劃,分別為榮盛生物、齊暉醫藥、力捷迅、漢王藥業、致善生物、韜略生物、華昊中天、威門藥業、孚諾醫藥、穗綠十字、力品藥業、中翰生物、蘇州滬云、冀衡藥業、乾元浩,其中包括深市主板1家,滬市主板2家,創業板6家,科創板4家,北交所2家。
據上交所、深交所官方網站顯示,7月以來,包括漢王藥業、力捷訊、齊暉醫藥和榮盛生物在內的4家公司主動終止了IPO。《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這些企業在被問詢的過程中,都重點提及了銷售費用中的推廣費。
7月17日,原計劃登陸滬市主板的中藥公司漢王藥業主動申請終止IPO。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漢王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2.75億元、2.91億元和2.9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82%、39.88%和39.44%,公司的銷售費用主要為市場開發費、職工薪酬、差旅費等。其中,市場開發費金額分別為2.28億元、2.42億元和2.45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83.02%、82.98%和82.79%,且市場開發費顯著超過該公司同期凈利潤。
對此,監管要求漢王藥業分析披露“兩票制”實施前后市場推廣費構成、占比、變動情況及原因,仿制藥做學術推廣的必要性、是否符合行業特征或行業慣例。還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以學術推廣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咨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學術推廣費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等。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Wind數據發現,截至今年8月11日,以首發上市日期統計,年內共有20家醫藥保健(申萬一級,下同)企業登陸A股。剔除10家未披露營收數據的公司和1家營業收入低于千萬元的公司后,其余9家已審核通過的公司,2022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均未超過20%,其中銷售費用率最高的是沃文特,為18.23%。
與之形成對比,截至8月11日,在已披露待審核的70家IPO醫療健康企業中,部分企業的銷售費用占比則較高。
具體來看,在剔除28家未披露營收數據的公司和2家營業收入低于千萬元的公司后,其余40家待審核的IPO醫療健康企業中,2022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30%的企業有9家,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擬在創業板上市的津同仁,達到51.95%。
此外,百神藥業、科瑞德、賽克賽斯、錦江電子、卓誼生物、欣捷高新6家公司同期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也在40%以上。
“推廣費”核查趨嚴
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包含了企業為推廣產品和服務花費的各項費用。以學術會議為例,部分藥企假借贊助學術會議之名,向相關醫務人員進行利益輸送等;還有藥企假以“邀請醫務人員培訓、演講”等,向相關醫務人員送“講課費”“培訓費”“研討費”等。
監管部門也表示,中介機構在盡職調查工作底稿中無支持性證據,而且在異常推廣商的核查不充分。比如,推廣活動缺乏學術推廣會議申請表、簽到表、現場照片、會議資料、調研報告等。
在此情況下,醫藥企業會議頻次過高、學術會議費用陡增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今年6月,榮盛生物披露的《申報會計師回復意見》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共計召開了2543場推廣會議。在疫情防控力度最大的2022年,該公司開了1653場推廣會議,平均3天一大會,2天一沙龍,一天4小會,每周近32場,共計花掉1747萬元。
從榮盛生物推廣服務費中的會議服務費用明細來看,公司科室會議1000元/人/場、學術沙龍2000元/人/場,而大型學術會議則根據級別有所不同,區縣級800元/人/場,市級1000元/人/場,省級、專業性會議和協會會議最高,為1500元/人/場。如果還有其他的推廣會議,則依合同約定,按實際發生費用計算。
另外,2020年至2022年期間,力捷迅的推廣服務費中,會議服務費用金額分別為6518.36萬元、7388.69萬元、7966.04萬元,會議服務場次分別為1722場、1958場、2111場。以一年365天計算,2022年力捷迅平均每天召開科室會議5.78場,單場參會人數為11人—15人,場均價格為3.77萬元/場。
還有今年3月31日過會的河北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一共召開了1.19萬場學術會,平均每天要召開約11場會議。
對此,在7月底,上交所和北交所均在當期發布的審核動態中,針對醫藥IPO銷售推廣,向中介機構提出了四大核查要點。
其中,上交所提出的四大關注要點包括:各類推廣活動開展的合法合規性;各類推廣活動所涉各項費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各類推廣活動相關內控制度的有效性;經銷商、推廣服務商同發行人及其關聯方的關聯關系及交易公允性。
北交所對醫藥企業IPO過程中銷售費用的四大關注要點包括: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異常推廣商相關業務發生是否真實合理;是否通過資金流水核查有效排除異常資金往來情形;是否充分獲取相關外部證據。
2020年至2022年,榮盛生物推廣服務費用支付標準
數據來源:公司問詢函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