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港A部分醫藥股大漲,抗疫主線活躍。A股中國醫藥14天11板,港股復星醫藥拉升大漲,截至收盤收漲21.66%,開拓藥業、騰盛博藥跟漲。
此外,近期醫藥股也是利好消息頻傳。3月14日,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通知,騰盛博藥、紅日藥業等藥企的多款藥物被納入最新的診療方案中。
3月17日日內瓦藥品專利池(MPP)宣布,與全球35家企業簽署協議,授權生產輝瑞口服新冠治療藥物奈瑪特韋(nirmatrelvir,即PF-07321332)原料藥或/和制劑。中國有API制劑一體化龍頭、復星醫藥、普洛藥業、九洲藥業、迪賽諾等5家藥企獲得授權,其中九洲藥業僅生產原料藥,其余4家可同時生產原料藥和制劑。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的影響,相關醫藥醫療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普遍高增長。華潤醫藥業績預警指2021年凈利潤約增長974%——1071%,藥明生物凈利潤或達50億元,中國生物制藥凈利潤約增405%。
高業績表現下,利好消息加碼的醫藥股已經到了值得配置的時候了嗎?
不少機構分析表示,去年以來,醫藥板塊不斷走低,中證醫藥指數成分股自去年高點平均回撤達到了50.64%,甚至多只明星醫藥股跌幅超七成。板塊估值也來到了歷史低位。雖然醫藥情緒上在底部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從絕對價值的角度,這個位置很多企業已經非常值得市場長期關注。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近期醫藥行業政策落地仍然處于密集窗口期,基數效應消散,分化開始加大。當前市場風險偏好低,對于成長型品種有抑制,建議關注業績增速較高的品種。如業績增速提升板塊:非新冠疫苗,高景氣延續:CXO、醫療設備、部分創新藥等。
中信建投則表示,新冠主線表現突出,應積極布局全年主線。整體來看,持續性較好的是口服藥物(藥明康德、騰盛博藥、凱萊英、普洛藥業、九洲藥業、中藥口服藥物等),疫苗今年有明確的加強針增量(智飛生物等),抗原檢測需求和供給都有快速上升(萬孚生物等)。全年主線:供應鏈上游、中藥、CXO、其他龍頭等。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創新藥板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整體估值已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從中長期角度看,板塊估值已經回歸理性。隨著多項創新藥相關的注冊審批、醫保準入、終端推廣等政策發布,中國創新藥行業發展已進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建議重點關注已具有一至多款創新藥獲批的上市公司,如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以嶺藥業等。
抗疫主線方面建議從三個維度篩選主題投資機會:1)需求持續性好,2)競爭格局較優,3)傳統業務具備估值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