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烏沖突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二披露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顯著下修了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不過,在這份整體基調頗為悲觀的最新預測中,有少數幾個經濟體卻有望“逆流而上”并取得不俗的成績單,中東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無疑就是其中之一。
在主要經濟體中,IMF對今年沙特阿拉伯經濟增速的預測,是除印度以外最高的。IMF預計印度今年的GDP增速有望達到8.2%。
雖然對沙特經濟增幅的樂觀預測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目前已經升至多年來最高位的油價,但IMF也注意到該國非石油行業收入的增長,并預計這部分收入可能進一步攀升。
IMF在其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我們將對今年沙特經濟增長率的預估提高了2.8個百分點,這體現了根據歐佩克+協議該國石油產量的增加,以及相較原先預期更高的非石油產出。”
石油產業是沙特經濟的重要支柱。自從年初以來,由于旺盛的市場需求和俄烏沖突等黑天鵝事件打擊供應,國際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從年初的約75美元大幅攀升至了110美元附近,這極大地提振了沙特等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出口收入。
沙特阿拉伯國家發展基金近期還推出了一項新戰略,提出到2030年投入超過5700億沙特里亞爾,將非石油行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兩倍。
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曾表示,“新戰略旨在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減少對石油產業的依賴,為實現2030愿景作出貢獻”。
凱投宏觀:沙特或進一步增產原油
目前,不光是IMF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看好沙特,一些知名的業內機構也看好沙特此番有望在地緣動蕩中“悶聲發大財”。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James Swanston在本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沙特經濟將在2022年增長10%,在2023年增長5.3%。”
該報告指出,自2022年1月沙特最新一輪奧密克戎疫情浪潮結束以來,該國非石油行業強勁復蘇。
根據凱投宏觀的預測,3月份沙特石油產量有望增至1030萬桶/天,同比增長26.7%,這也將是該國自2003年以來最快的增速。凱投宏觀斷言,沙特阿拉伯未來將進一步提高石油產量——很可能比目前歐佩克+協議規定的增產數字還要多。
報告補充稱,石油產量的增加也可能給沙特政府提供更多的空間,以放松財政政策和支持非石油部門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