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疆庫車鐘華香梨專業合作社勇擔社會責任,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對果農的香梨從種植、管理、銷售進行全程“托管”,果農們不用操心,當起了省心工人。
眼下,正是香梨修剪、嫁接的關鍵時期,合作社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免費為果農修剪、嫁接果樹,實地為村民講解果樹修剪、管理技術,為香梨豐產增收奠定基礎。3月8日,在阿拉哈格鎮墩呂克村村民阿布拉·大毛拉家的16畝香梨園里,技術人員正忙著對老梨樹進行修剪,對不掛果的杜梨樹進行嫁接。
墩呂克村的香梨樹已有十幾年了,由于樹齡老化,加上去年天氣原因,果農收入普遍較低,一些農民對香梨也失去了信心。為提高香梨品質,增加產量,提高農民收入。從冬季開始,合作社對墩呂克村及周邊果農的3500畝香梨園進行了全程托管,一開春就從江蘇請來技術人員對果樹修剪、嫁接和補栽,這期間,果農不花一分錢、不投入一份勞力。截至目前,已修剪果園3000畝,嫁接1280畝,補種杜梨樹1萬多棵,為果農節約成本2萬多元。
作為國家級示范性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建設了保鮮庫、烘干房、有了自己的有機肥加工基地,合作社社員達600多人,常年有100多名員工從事果樹管理、香梨包裝加工等工作,每年有2000多噸香梨銷售到廣州、浙江等地,帶動周圍1000多戶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家家戶戶有了工人,有了固定收入。
庫車鐘華香梨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香梨種植、管理、采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火車頭”。下一步,合作社圍繞良種改良、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農機科學化使用等內容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本土技術人員和鄉土專家走進田間地頭,提高產量,保證品質,真正實現一條龍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模式,讓合作社發展得更好,讓農民的收入更高。
庫車鐘華香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毛鐘華介紹說:“從種到管到收到市場銷售形成一條龍的服務,合作社購買了棉籽、購買了榨油機,做的油渣,通過發酵施到地里,提升香梨的品質,香梨的品質好了賣價就高了,農民的收益也就多了。”(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王建強 楊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