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共區域是否屬于沿街商鋪的公攤面積?物業管理公司是否具備對外有償租賃的權利?”“業務審批時限長、審批流程多,該如何改進?”“樁基檢測單位少,是否能夠放開市場?”“不動產證辦理的承諾時限是多長?”面對尖銳的提問,“紅臉出汗”的鏡頭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開設的“提效賦能·榆你同行”電視問政節目中頻頻出現。據了解,連云港市贛榆區把“電視問政”作為反映群眾訴求、踐行群眾路線的有效載體,通過電視問政,督促問題整改、作風轉變,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堅持重點發力,持續發力,打好常態問政、一線會辦、督促問效“組合拳”,全面啟動“五項行動”,創新舉措,精準施策,提升服務質效,為項目建設提速,為企業紓困解難,加快構建優化營商環境新格局。
化解產權遺留問題,讓企業資產活起來。成立化解工業企業產權方面遺留問題工作專班,全面排查2021年以前規上工業企業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對符合總體規劃、產業政策等關鍵要件的企業予以完善不動產登記手續。制定“一企一策”行動方案,聯合主管單位協商會辦,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全鏈條“保姆式”登記服務,全力做好工業廠房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工作,為營商環境清淤護航。目前已梳理出歷史遺留問題39個,幫助2家企業完成不動產手續整備工作。
推動“驗收即拿證”,使項目推進快起來。出臺《贛榆區建設工程“竣工即投產”實施方案》,設置聯合驗收受理專窗,加快項目申報審批進度,全面推進項目建設“竣工即投產,驗收即拿證”。把“企業多頭跑”變為“部門并排跑”,成立聯合驗收小組,采取提前介入、過程服務、并聯推進等舉措,實現驗收發證雙提速,助力項目早投產、早見效。目前,連云港榮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家完成驗收拿證,預計下月正式投產。
首宗“驗收即發證”項目成功實施,是連云港市贛榆區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的“新作”,大大加快了項目從竣工驗收到辦理不動產登記的速度,有效減少了辦事環節和跑腿次數,不僅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還極大提高了服務效能。
強化案源閉環管理,讓執法效能優起來。為規范涉企執法,印發《涉企行政執法案源管理五項規定》,從案源管理責任、執法檢查事項范圍、執法檢查報備、執法檢查行為規范、執法檢查追蹤回訪等5個方面進行規范化管理,加大對執法機關案源管理工作的監督,約束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
同時聯合省、市聯通公司,圍繞簡化程序、突出重點、方便操作使用等要素,共同開發案源管理平臺,實現“備案—確認—檢查—評價—核查”執法全周期閉環管理,實現企業減負與執法增效“雙贏”。
強化首接負責制,將應盡之責擔起來。出臺《贛榆區12345熱線首接負責制方案》,按照“首接即辦、全程跟蹤、負責到底”的原則,明確工單首次轉派的單位為首接單位,由首接單位負責牽頭辦理、協調跟進、回復結果。通過推行首接負責制,有效遏制推諉扯皮、辦事拖沓、遇事不決等現象的發生。截至目前,贛榆區12345政府服務熱線無效退單量同比減少18%,群眾訴求得到快速、有效處理,滿意度不斷攀升。
考評問政雙管齊下,把機關作風樹起來。出臺《經濟發展部門(重點科室)作風建設考評工作實施方案》,每季度對20個部門27個重點科室進行測評,評出“五佳五差”部門、科室,將評議結果與優化營商考評掛鉤,激勵職能部門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電視問政節目,讓群眾成為作風建設的“主考官”,組織相關部門、科室負責人走進問政直播間,與市場主體和群眾面對面交流,直面問題和矛盾。推進線下考評和線上問政雙管齊下,拓寬了群眾訴求通道,厘清了部門職責“界限”,督促職能部門主動解決問題,促進工作作風轉變,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改進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溫度。(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于雪 劉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