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加快推進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幫帶共建磨憨鎮磨龍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4月20日,昆明市西山區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磨憨鎮磨龍村青松小組舉行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精品示范村)建設開工儀式。
開工儀式上,西山區農業農村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與磨龍村委會簽訂產業幫扶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協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協議,西山區教育體育局與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管委會社會事務局簽訂教育幫扶協議;團區委與磨憨鎮簽訂青少年“手拉手心連心”合作協議;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區與磨龍村委會簽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聯建共創協議;轄區企業代表云南太爾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昆明璧潤茶業有限公司與磨龍村委會簽訂幫扶意向協議。
昆明市西山區在青松村小組開展精品示范村項目建設,將按照“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總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自然生態、文化傳承和旅游體驗為主題,實行分批分期建設,項目工程(一期)概算為1600萬元,建設周期約8個月。
據施工方介紹,磨憨鎮磨龍村青松小組一期工程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設施提升、建筑風貌改造、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建設、農業產業幫扶、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農產品營銷等方面近10項內容。
據了解,磨龍村委會地處磨憨鎮西南邊,面積95.452平方公里,西鄰老撾邊境,下轄青松、老陶等8個村民小組,居住有拉祜族、苗族、瑤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有農戶506戶,共2353人。
磨憨鎮磨龍村磨龍村委會“兩委”成員畢?芳說:“各級領導的關心讓我們這些“刀耕火種”的民族逐漸實現了脫貧,我們相信精品示范村建設期間,各民族會更加團結,生活會更加富裕,日子會越過越好。”
在磨龍村委會青松小組村民鄧山連希望通過參加西山區組織的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勞動技能,最終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時讓全家生活得更好。
云南太爾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茂鮮認為,公司可以為磨龍村種植的南瓜、辣椒、豆角等蔬菜品類提供“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即由公司指定合作基地種植,并提供技術指導,也可按所需品類讓種植農戶自行種植,在按照統一規范驗收后,由公司兜底負責銷售,如果形成一定規模,還可以考慮在當地修建冷庫,分揀完成后直接發往東南亞國家。
下一步,昆明市西山區將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目標,全力抓好建設工程推進、認真做好項目庫建設、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實現幫扶共建和資源共享,不斷提高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努力將磨龍村打造成為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示范和標桿,在磨龍大地上唱響“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幸福新篇章。(記者 鄭義 通訊員 周世興 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