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31日,阿里拍賣即將變賣江蘇漢盈投資有限公司16%的股權,穿透后該企業大股東為江蘇紅柳床單有限公司(以下稱床單廠)。歷經兩次流拍,進入變賣程序,31日截止。而同期相同情況下的大股東橙星集團股份卻未進入公眾視野,是否預示兩大股權即將進入不同的軌跡?
床單廠,大部分讀者朋友可能覺得比較LOW,其實不然。江陰熱心朋友曾透露,床單廠的實控人黃總,若干年前,同李總商海沉浮,一同建立穩固可靠的商業友誼,后立兒女婚約,將上市公司16%股份做為嫁妝之禮贈送男方,當然這些無關上市公司,只不過側面解釋了為何江陰FY將大二股東一視同仁,共同承擔債務的原因。我個人比較相信這個說法,因為法院查背后關系網,又是當地顯赫家族,自然會比較容易,而在xx,聯姻在家族企業里頗為常見。
另一面,普及江陰發展史,80-90年代,江陰乃至江蘇支柱產業說是紡織行業一點也不為過,華西村的傳奇有兩家企業,陽關集團和三毛集團(后合并現在海瀾集團,目前集團收入江陰第一,毛紡織工業總量占xx四分之一),上市公司三房巷(前身江陰合成纖維廠),上市公司長電科技第二股東王新潮,也是江陰第一織布廠起家。以上這些只是說明,如今江陰的發展壯大基石主要是依靠紡織行業,所以李當年聯姻床單廠必定有他長遠意圖,當年圈子主流是這幫企業家外加當地名流。以上只為說明一個問題,二股東背景非同一般。
在看看李的背景,公開資料顯示,建立千億集團,業務涉及石化,化工,地產,基建四大板塊,全是需要資金堆積和強硬背景的硬骨頭行業。做為xx大代表,女兒是江陰大代表,女婿是江蘇大代表,整個家族地位非同一般,在江陰當地有自己的港口,鐵路,石油儲備基地,這些大多數集體的產業,李家都有。
但集團還是倒下了,主要原因:1,石化板塊資金鏈斷2,地產占用資金3,企業內部某些決策致命一擊(這塊太敏感,也是集團能成功落地的根本原因)。李最早是一位化學老師,從業江陰南菁高中,江蘇首批14所重點高中之一,這所中學名師們趕上江陰跨越飛速發展,當時政策,不少優異教師進入x界,后來不乏蘇贛兩地高層,這也為李平步青云,生意越來越大埋下伏筆。
再看看橙星股份借殼鼎球實業,鼎球是G企,前身宜興市絹麻紡織印染實業總公司,在那草莽年代,恰逢亞洲金融風暴,李能順利迅速吃掉上市公司實力不容小覷,背后定有充足的力量和自身實力。那么這一次,他的倒下可能伴隨的也是背后力量的歸隱。
好了扯了這么多大背景,無非說明一點,整個集團和股份均是優質資產,集團優質在,石化板塊是多么壟斷和暴利,看看x石油x石化x海油等,隔壁浙江千億恒力,桐昆等,蘇寄希望漢邦石化作為本石化長子。股份優質在,民營企業做到黃磷產能全球第一,磷酸第二,上面不會再批準長江流域新的化工產業園不等(這個和華潤重整集團莫大關系,后文會講)。
以上只為說明一個問題,大股東股權不會輕易易主,二股東股權變賣成功。
1,信達去年中旬的介入現在已經退出,同樣情況的還有長城資產。這一點說明大二股東股權拍賣的初衷違背了當地意志,遂出局。猜想:央企不良來是為了盤活上市公司,大概率通過上市平臺套現實現目的,簡單粗暴,有點局外野蠻人的意思。所以xx和果茲選擇了保全。
2,大股東變賣至今未上架,個人猜測是不會再上架,什么意思?大概是大股東依然保持重整后橙星集團和華潤聯合體,暫稱華橙集團,江陰資產收集股份公司所有的銀行債權,大膽想象,集團中銀行債權我想江陰資產也盡收入囊中,好處:銀行壞賬減少,金融穩定;華潤重整無后顧之憂,主要債權在地方果茲,果茲拿到了一定的集團股份(大致華潤為未來橙星集團大股東,江陰二股東(根據掌握債權換取一定股權))兩者配合,分別負責業務和資金,相得益彰。
3,華潤來的目的?華潤資產這次拿著大把現金入局橙星,更多考慮是旗下果茲的資產保值升值,因為華潤材料(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是聚酯材料,生產基地在常州。但有一定的政策搬遷風險,因為最后一批長江沿線產業園,江陰批了三個園,常州沒有,這是華潤入局的根本原因,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橙高包裝盒華潤材料的產業協同;比如PET,這個可以了解一下,是純純的高科技,漢邦的聚酯產業在亞太最先進,PET有很多用處,其中生產的部分x方產品只有華潤掌握了核心技術,華潤x方背景就不說,不討論。
4,所以只能是華潤介入集團,天時地利人和,這么看來最終成功的華橙集團,華潤大股東,江蘇資產二股東,新的集團依然做股份的大股東,二股東31日成功變賣,迎接新的產業方入場基本成了定局。
5,股份新的管理層也說明了一點,新董事長是集團前任副總裁,高管均為澄星系,這點倒沒事,李走了,以后屬于x企,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就好。
6,好處不言而喻,股份保殼且引入新的產業,借助上市平臺飛速發展。集團債務化解,華潤產業協同。李當年拿下的資源取之于x,還之與x,皆大歡喜。至于債債化解,債權,股權對等交換平衡等細節操作我們不會知道也無需知道,各方自有一把規尺,只用知道大的方向,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