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依靠拳頭產品生長激素的貢獻,“東北藥茅”長春高新(000661.SZ)業績穩健增長。
3月16日,長春高新發布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07.47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規模,同比增長25.3%;實現歸母凈利潤37.57億元,同比增長23.33%。
值得一提的是,被市場稱為“增高針”的生長激素撐起公司收入的大半江山。有公司“利潤奶牛”之稱、主營生長激素的金賽藥業貢獻36.84億元,占凈利潤的98%。
不過,由于生長激素在過去一年遭到“濫用”質疑,長春高新的股價跌勢明顯,截至3月18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74.85元/股,較去年5月最高價522.17元/股已是腰斬,目前市值為700億元左右。
此外,由于生長激素正在被納入集采,長春高新業績面臨考驗,也在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公司表示,將圍繞基因工程藥物、生物疫苗、抗體藥物、高端化藥和現代中藥五大板塊布局,確保企業效益穩步增長。
同時,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2021年研發費用達8.85億元,同比增長86.37%。
金賽藥業貢獻超7成營收
長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東北地區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旗下擁有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高新地產四家主要公司。
長春高新的子公司中,金賽藥業貢獻了絕大部分利潤。2021年金賽藥業實現營收81.98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6.84億元,分別占長春高新營收的76%、凈利潤的98%。
金賽藥業的核心產品是生長激素,2021年,其生長激素產品整體收入增長40%以上。
金賽藥業在生長激素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PDB樣本醫院數據,其市占率從2006年的23.5%上升到2014年的70%,時至今日,穩居市場第一的寶座,國內生長激素近八成的市場已掌握在金賽藥業手中。
由于金賽藥業的重組人生長激素在國內處于幾乎壟斷的地位,長春高新毛利率畸高。2021年公司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毛利率高達92.70%,較同期增加0.43個百分點。
不過,長春高新的第二大營收來源百克生物,在2021年營收與凈利雙降,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億元,同比下降16.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4億元,同比下降41.77%。
百克生物于2021年7月登陸科創板,長春高新持有其41.54%的股份。百克生物目前擁有水痘疫苗、狂犬疫苗以及凍干鼻噴流感疫苗三種已獲批的疫苗產品。
除以上兩大板塊外,中成藥和房地產業務在長春高新的“地位”比較邊緣。目前,華康藥業主要產品涵蓋心腦血管、中藥抗炎及婦兒等產品線,高新地產主要在長春市開發地產,兩者去年收入分別為6.42億元和6.63億元,其中,華康藥業收入同比增長10%,高新地產收入同比下降37%。
開拓新業績增長點
目前,針對長春高新產品的集采已經開始,業內預測,未來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大概率下行。
今年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文件》,金賽藥業的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納入了聯盟地區集中帶量采購范圍。
對于集采為公司帶來的影響,長春高新表示,由于集采政策公示、報名、報價持續時間較長,疊加宏觀政策的趨勢影響,使生物制藥企業經歷嚴峻的考驗,上市公司股票市值遭受重大損失。
市場的預期是,一旦生長激素被納入集采,可能會出現降價,進而擠壓金賽藥業的利潤空間,屆時,暴利將難以持續。
為長春高新貢獻超高利潤的生長激素不再是一條一勞永逸的黃金賽道,行業龍頭也需要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
長春高新表示,公司將以生長激素賽道為引領,不斷結合新技術的發展,拓展到輔助生殖、女性內分泌、抗衰老和腫瘤等賽道。
近日,金賽藥業擬以其自有資金分三個階段以增資擴股形式,合計收購上海椿安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收購后可利用其現有分子耦聯技術平臺,快速進入老年骨關節疾病和皮膚科領域。
加快外延的同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多個在研產品取得突破性進展。2021年長春高新研發費用達8.85億元,同比增加86.37%,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約8.23%,同比增加2.7個百分點。同時,公司2021年年末開發支出余額為4.16億元,同比增長94.02%。
從研發管線上看,截至2021年年末,長春高新有17個主要在研項目,數量上和2020年年末保持一致。
接下來,公司將圍繞基因工程藥物、生物疫苗、抗體藥物、高端化藥和現代中藥五大板塊布局,挖掘現有主導產品潛力,深化產品覆蓋,提升高端產品收入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