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特約 | 水開
最近白酒板塊個股跌跌不休,筆者長期看好的某白酒股也未能幸免,這幾天甚至連續(xù)加速下跌。這種下跌不僅給投資者帶來疑問:酒還是那個酒,基本面正在變好,今年估值比去年低,明年估值大概率比今年還低,顯然目前買入比去年買入要便宜,那么為什么去年漲得紅火,今年卻跌得冷酷呢?其實,股票漲跌除了自身原因外,還與其運行趨勢有關,這種趨勢像一雙看不見的手,影響著股票的漲跌。
放在歷史長河中,股市一定會被新事物所替代。但這是遙遠未來的事情了,甚至遙遠到與我們毫不相關,我們直面的股市總體運行趨勢一定是向前的、向上的。
股市的向前向上,與個股密不可分。股市就如同一片森林,個股就如同森林中的植物。有的個股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有的個股注定是低矮的灌木,有的個股就如同一歲一枯榮的野草……股市經(jīng)過優(yōu)勝劣汰,剩下的就是參天大樹。我們選股的任務就是找到像黃花梨一樣品質(zhì)的上市公司,不斷成長且生命持久。
找到黃花梨似的股票后,我們也要關心黃花梨周圍的生長環(huán)境,如陽光、水量、空間、土壤等。如果陽光明媚、水量充沛、空間廣闊、土壤肥沃,黃花梨一定生長得快。相反,如果這些有利因素都不具備,黃花梨可能會生長停滯,甚至死亡。股票亦如此,除了自身具備牛股基因,還需要看整個股市當時的運行趨勢,根據(jù)股市趨勢適當?shù)馁I入和賣出也是必要的。
這種買入和賣出的過程就是和趨勢交朋友的過程,和趨勢志同道合時,就是在順應趨勢;和趨勢和而不同時,就是在改變趨勢。
順應趨勢類似于追漲殺跌,在股票下跌趨勢中賣出,在股票上漲趨勢時買入。知名價值投資人士但斌在2月份賣出茅臺就屬于順應趨勢,筆者比較贊同這種賣出操作。價值投資不等于一直持股不動,也要根據(jù)股票趨勢來決定買和賣。當股市處于上漲趨勢時,平時市場給與20倍市盈率的股票,會漲到40倍市盈率,甚至100倍市盈率。同樣,在下降趨勢作用下,市盈率低至10倍都可能乏人問津。這也是在上漲趨勢中,可以拿住100倍市盈率的股票,而在下跌趨勢中即使40倍市盈率也要拋售的原因。
比較巧合的是,筆者在2月份也賣出了部分持有的那只白酒股,賣出理由是:雖然它的基本面沒有變壞,但是市場環(huán)境變了,整個酒類個股缺少上漲動力,短期內(nèi)下行成為主流趨勢。2月份賣出白酒,顯然不如去年賣出劃算,但是那時下行趨勢不明顯,或者說自己愚鈍沒有發(fā)覺。作為順應趨勢的投資者,賣出股票最好賣在下跌過程中,以免錯失最肥美的那段。相反,買入也一定要買在上漲的過程中,而不是急于抄底,因為我們認為的底部,往往不是底部,可能還有地下室,要避免死在抄底的路上。所以,順應趨勢者,幾乎不可能把股票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當然,對于我們的操作,只要買入股票價格比賣出價格低就是操作成功。
改變趨勢是越跌越買,漲到一定估值就賣出。這種操作是需要巨大勇氣、耐心和定力。當股票跌到自己認為值得的價位就買入,不看趨勢。而當股票上漲時,覺得估值離譜,就堅決賣出。3月29日清晨,著名投資人士段永平在某財經(jīng)網(wǎng)站上說,“我們最近又買了點(指買入貴州茅臺)。”“總覺得從10年的角度,拿著茅臺比拿著現(xiàn)金存在銀行要好一點點。”在目前茅臺股價未企穩(wěn)時,繼續(xù)買入就是一種改變茅臺下行趨勢的做法,當買入的力量足夠強大時,茅臺下跌的趨勢就得到了扭轉。當然,這種買入短期看是在改變趨勢,但長期看,也是在順應趨勢,買入者一定會認為,半年、一年甚至10年后,茅臺一定是上漲趨勢的。
作為散戶,買入賣出任何股票,都不會掀起波瀾,左右股票趨勢。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和趨勢做朋友,通過順勢而為或者逆流而上慢慢成為合格的投資者。
(本文已刊發(fā)于4月2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