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迪柯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柯尼)更新了招股書,擬沖刺深交所主板上市。
作為一家商務休閑男裝企業,2021年迪柯尼的營收為9億,利潤8100多萬,凈利潤低于同行海瀾之家、比音勒芬、報喜鳥等企業,但毛利率水平遠超行業均值,2019-2021年,迪柯尼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2.64%、80.04%及80.55%,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同期平均水平在50%左右。
如此顯著的毛利率水平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也成為問詢的重點。這背后,或與迪柯尼通過存貨跌價準備的轉銷沖減成本有關。
(資料圖片)
目前,迪柯尼的收入主要依靠線下直銷門店,此次IPO也將募集的部分資金用于新增直銷門店,不過,迪柯尼的線下門店數量卻在逐年縮減,其募投項目的合理性遭到質疑。
此外,迪柯尼IPO前曾多次現金分紅。2019年至2021年,三年合計分紅6759萬元。以持股比例計算,實控人許才君夫婦分走了約6205萬元。
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
公開資料顯示,迪柯尼是一家集研發、銷售及品牌管理于一體的中高端品牌商務休閑男裝企業,旗下擁有定位于中高端都市商務男裝的“DIKENI”品牌及定位于輕奢設計師品牌的“CARSYDA”品牌,產品線涵蓋外套類、T恤類、褲子類、西服類、毛衣類、襯衫類、皮衣類、精品類。
2022年7月,迪柯尼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并正式預披露招股書,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2023年1月12日,證監會官網發布了《廣州迪柯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1月20日,迪柯尼更新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迪柯尼實現營收分別為7.1億元、7.97億元、9.2億元及3.8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86.63萬元、5278.38萬元、8103.38萬元及4243.96萬元。
以凈利潤來看,迪柯尼的規模不大,可比上市公司海瀾之家、比音勒芬、報喜鳥等凈利潤均數倍高于迪柯尼。
但由于產品單價較高以及直銷為主的銷售模式,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迪柯尼綜合毛利率分別達到72.64%、80.04%、80.55%和82.06%,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同期平均水平僅約50%左右。
迪柯尼表示,可比公司中,比音勒芬的品牌定位、目標客群以及銷售模式與其較為接近,公司毛利率略高于比音勒芬,主要系存貨跌價準備的轉銷對毛利率的影響所致。
存貨跌價準備是企業調節利潤的手段之一。此外,相較于同行來說,迪柯尼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更高。其1-2年庫齡存貨跌價計提比例達50%,2-3年及3年以上庫齡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均為100%。
而比音勒芬1-2年庫齡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6%,2-3年庫齡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15%,3年以上庫齡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30%;海瀾之家1-2年庫齡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0%,2-3年庫齡的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70%,3年以上存貨跌價計提比例為100%。
招股書顯示,存貨跌價準備轉銷對迪柯尼毛利的影響率在5%左右。
根據可比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剔除存貨跌價準備轉銷沖減成本因素影響后,迪柯尼的毛利率分別為67.26%、75.10%、74.91%和73.92%,與比音勒芬基本持平,但依然遠超行業均值。
如此顯著高于同行的毛利率水平自然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證監會要求迪柯尼說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選取標準,同行業可比公司選取是否完整、可比,并按照不同產品分別與可比公司同類產品的毛利率情況進行比較,并結合與同行業公司產品結構、采購和銷售模式、產品成本和定價等情況,詳細說明毛利率與各可比上市公司的差異原因及毛利率波動趨勢不一致(如有)的原因。
門店和員工數量減少卻募資擴張
據招股書,迪柯尼實行的是線下與線上互補,直銷為主,經銷、代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
然而迪柯尼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線下門店。雖然電商銷售收入占比在不斷提升,但仍未超過10%。
具體來看,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電商銷售收入分別為1425.01萬元、3538.56萬元、4639萬元和2733.84萬元,占比分別為2.01%、4.44%、5.06%、7.19%。
在多種渠道中,又以線下直銷渠道貢獻收入最多,報告期內,迪柯尼線下直銷收入分別為5.07億元、6.28億元、6.88億元和2.8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71.39%、78.77%、75.03%和74.15%。
需要指出的是,迪柯尼正陷入閉店裁員風波。截至2022年6月30日,迪柯尼共有221家直銷門店、199家加盟門店。
分品牌來看,DIKENI品牌門店數相對減少的更多,截至2022年6月末,直銷和加盟門店分別僅為170家、174家,較2019年分別減少了40家和3家。
而CARSYDA品牌直銷和加盟門店數量到2022年6月末分別僅剩51家和25家,較2019年分別減少了14家和11家。經計算,三年半時間迪柯尼門店數量合計減少了68家。
同時,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迪柯尼員工數量分別為1611人、1413人、1239人和1196人。截至2022年6月末,員工人數較2019年已減少了415人。
迪柯尼表示,主要是公司關閉了一些經營狀況不佳的門店以及部分員工轉為托管商員工導致銷售人員減少。
然而就在門店數量和員工數量縮減的情況下,迪柯尼卻募資擴張。
此次IPO,迪柯尼擬募集資金金額約為7.03億元,其中約4.78億元擬將投入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線下直銷門店建設和線上新零售渠道擴展兩部分,線下部分迪柯尼計劃未來三年內將在全國主要城市新增234家直銷門店,合計營業面積34813平方米。
正因如此,迪柯尼募投項目的合理性受到不少質疑:一邊關閉直營店,一邊又募資擴張。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許才君、鄭雪芬夫婦為迪柯尼實際控制人,二人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迪柯尼91.81%的股份,合計控制迪柯尼96.67%的股份。
目前許才君任迪柯尼董事長,鄭雪芬則擔任該公司董事、總經理,二人均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岡比亞共和國和幾內亞比紹共和國的永久居留權。
值得注意的是,迪柯尼在IPO前進行了多次大額分紅。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合計派發現金股利990萬元、738萬元、5031萬元,三年共計6759萬元。按持股比例計算,實控人許才君夫婦分走約6205萬元。
而在大手筆分紅后,此次IPO迪柯尼又計劃募資75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未來迪柯尼上市情況如何?我們將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