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相關資料圖)
5月31日,浙江野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風藥業)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沖刺創業板,受到市場關注。
野風藥業曾于2021年5月首度闖關深交所。二度沖刺的背后,野風藥業依然繞不開逐年走低的業績困境以及公司存在的供應商與客戶重疊的情形。此外,實控人曾涉及P2P背景,公司控股股東為平臺墊付2.45億元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盈利能力疲軟,募投必要性存疑
野風藥業主營業務為特色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甲基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和醋酸卡泊芬凈等特色原料藥及中間體,下游制劑涉及抗高血壓藥尤其是妊娠高血壓及腎性高血壓藥物、抗帕金森病藥、抗真菌藥等。
受新品開發效率、下游制劑企業市場推廣等多種因素影響,原料藥生產企業的銷售增長一般需要一定時間的前期鋪墊。在過去三年,野風藥業的業績基本面呈現下滑態勢。
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野風藥業實現營收分別為3.62億元、3.40億元和3.3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46.73萬元、6564.16萬元和6511.80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11.95萬元、6097.40萬元和6040.49萬元。不難發現,營收與凈利潤二者均未呈現增長走勢。
從毛利率及凈利率角度看,野風藥業近年盈利能力更是持續走低。
報告期各期,野原藥業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2.89%、30.55%和27.69%,三年時間下滑了15.2個百分點。
同一時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54%、32.00%和31.14%,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57%、32.00%和31.15%,期內分別下滑了7.4、7.42個百分點。
在2021年、2022年度,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算術平均值分別為36.14%、33.87%,均高于野風藥業的毛利率表現。
對此,野風藥業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與可比上市公司具體產品的不同,導致毛利率存在差異。
二度沖刺IPO,野風藥業本次募投項目為“年產600噸甲基多巴原料藥及300噸甲基多巴中間體項目”、“年產150千克醋酸卡泊芬凈、150千克米卡芬凈鈉等八個產品項目”。
但從公司產能利用率來看,野風藥業募投擴產,公司產能能否消化受到外界質疑。
報告期內,野風藥業多巴系列原料藥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3.98%、94.63%和94.69%,醋酸卡泊芬凈中間體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8.84%、10.10%和2.49%。
不難看出,期內野風藥業的產能利用率均未飽和。不僅如此,醋酸卡泊芬凈中間體的產能利用率還常年保持低位水平。
野風藥業回復《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公司醋酸卡泊芬凈中間體的產能利用率較低,主要系該系列產品的市場未完全打開,隨著2022年公司取得了醋酸卡泊芬凈的國內上市資格,預計未來相關產品銷量將出現增長。公司募投項目符合未來發展戰略,本次募投項目實施具備可行性。”
供應商與客戶重疊
由于原料藥的行業特性,經營期間,野風藥業的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報告期內,野風藥業來自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27億元、1.25億元和1.27億元,分別占當期采購總額的69.05%、64.78%和65.58%。其中,來自第一大供應商山東泓瑞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06億元、1.04億元和1.04億元,分別占當期采購總額的57.4%、54.24%和54.13%,均超半成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山東泓瑞不僅為野風藥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同時也出現在野風藥業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同一時期,野風藥業來自山東泓瑞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65.49萬元、1144.60萬元和1022.59萬元。
另外,在招股書中,野風藥業還曾披露,公司存在供應商與客戶之間重疊的情形。報告期內,野風藥業向重疊客戶、供應商的銷售金額合計分別為4203.22萬元、6687.29萬元和4703.62萬元,向重疊客戶、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合計分別為1.13億元、1.10億元和1.13億元。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提示到,IPO公司中,客戶與供應商重疊,這其中容易引發利益輸送的問題,容易受到監管的關注。
對于客戶與供應商重疊,野風藥業表示,“對于公司的部分貿易商客戶而言,由于其從事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品貿易業務,同時掌握了部分上游原料的供應渠道,在其產品性價比較高的情況下,公司會同時向其采購部分生產原料的情形;對于公司的生產廠商客戶而言,由于其同時生產公司所需的少量醫藥化工原料,因此會存在互為客戶、供應商的情形”。
實控人曾為P2P平臺墊資2.45億
在野風藥業的經營歷史中,公司曾存在與自然人的大額往來的情況,公司實控人俞蘠及其配偶曾存在大額取現、大額收付等情況。
此外,作為野風藥業控股股東的野風集團,曾不斷給俞蘠創辦推出的理財平臺“點點搜財”墊付支持資金,合計金額約2.45億元。而“P2P”平臺的墊付是否會對野風集團、野風藥業的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野風集團又是否存在為解決“點點搜財”墊付資金而急需野風藥業上市融資的情況?以上,都是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中發出的質問。
公開信息顯示,浙江金麥穗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麥穗金融)成立于2014年9月,同年12月,公司上線“P2P”理財業務。俞蘠持股51.52%,為金麥穗金融第一大股東,并擔任該公司董事長。
2018年下半年,金麥穗金融開展“點點搜財”的資金清退工作,至2019年底完成全部平臺投資者資金退還工作,并在2020年12月注銷。
野風藥業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表示,野風集團“P2P”平臺墊付資金來源主要分為:2018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間,野風集團將其持有的杭州銀行股票賣出1.5億元,直接給野風集團帶來1.5億元的現金流;野風集團子公司野風房地產提供的資金支持;以及銀行借款等。
野風藥業在回復《港灣商業觀察》時強調,“目前公司實控人俞蘠控制的金麥穗金融已處于注銷狀態,且旗下產品點點搜財在2019年12月已一次性全額兌付暨良性退出。該平臺運營期間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合規運營,未出現過逾期兌付情況,公司實控人也無涉及相關法律風險,且控股股東墊付資金情形合規合理。彼時野風集團為‘點點搜財’墊付平臺清退資金也沒有對野風集團產生較大的資金壓力。目前,公司已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內控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各項內控體系并切實運行。”(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