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首批擴募的4只REITs項目已經正式完成了新購入項目的份額上市。由于是中國REITs的首批擴募項目,采取定向擴募的形式備受公眾投資者的關注。
目前全部27只REITs產品由于近期波動較大,處于震蕩區間,這也導致擴募項目上市后持續性不足。單以4只擴募項目為例,僅登錄二級市場交易首日,4只擴募項目實現了全部紅盤報收,6月16日當天收盤,4只REITs項目平均漲幅2.017%。
(資料圖片)
自2023年6月16日登陸二級市場截止到2023年6月21日,4只擴募REITs僅張江光大園REIT和博實蛇口產園REIT微幅上漲;分別漲幅0.868%和0.259%。另外兩只紅土鹽田港REIT和中金普洛斯REIT區間價格低于擴募最終定價。
比較意外的是在中金普洛斯REIT和鹽田港REIT兩單擴募份額未上市前,二級市場已經跌破了擴募最終定價,上市交易后這一情況也沒有改變,價格依然在擴募價格下方徘徊。
二級市場價格與擴募最終定價僅一步之遙,但這一步之遙卻遲遲無法突破。
是市場的問題還是原始權益人的問題目前不得而知,與其去追溯市場為什么會這樣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提升投資者的關注度!如何才能增強投資者的參與度從而緩解因流動性不足而引起的連鎖反應。
在部分人士針對市場如何提高流動性問題時 指出,目前不是缺乏投資者,而是如何提高投資者對于REITs產品的價值認可度。個人覺得這一點很關鍵,無論是信息披露、項目的運營情況、資產的運營效率、高效的管理以及長期相對穩定的收益指標等等要求;針對項目而言需要的無非就是REITs的透明度和穩定收益的特性以及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如何讓投資者恢復對于REITs產品的投資信心也是目前各方人士需要思考的話題。
我們就二級市場價格低于擴募價格做延伸,很明顯,僅就紅土鹽田港REIT和中金普洛斯REIT而言,目前參與定向擴募的機構按照二級市場價格與發行價格對比處于虧損狀態,那么:
1、原始權益人或者基金管理人是否有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行動?
2、機構投資者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如何計算?
3、如何提升REITs價格與價值的區間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