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消息,今年以來,受各種因素影響,A股市場反復震蕩,上證指數跌至3200點附近。站在當前時點,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持怎樣的態度?
貝萊德智庫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表示,離中國越遠的客戶對中國資產越謹慎,比如美國;歐洲客戶對中國投資的謹慎程度相對好一些,亞洲客戶則會更好一些。“從戰略配置上來看,全球投資者(在中國以外的全球投資者)對于中國資產的配置目前非常低,所以,我們有理由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尤其是中國債券。從回報和投資多元化的角度來看,我們更偏好政府債券。”李薇稱。
從政策角度來看,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陸文杰認為,盡管全球通貨膨脹對中國也有一定沖擊,但中國的CPI在今年3月同比增長1.5%,這代表居民的消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且由于中國與世界各國處于不同的經濟和政策周期,在中國目前的通脹環境下,政府的刺激政策將有一定空間。
作為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如何看待中國股票市場當前以及未來的表現?
“很多悲觀情緒已經反映在股價中,但是在這背后,我們看到了估值和盈利上的一些轉機,同時也看到中國市場一些中長期趨勢,比如碳中和產業發展、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等趨勢并沒有改變。”貝萊德環球新興市場股票投資團隊基金經理劉雅俊稱。
劉雅俊進一步表示,中國股票市場的表現由估值和盈利共同驅動。從估值上來看,過去的半年到一年,壓低中國市場估值的因素使得整個市場的盈利可預見性下降,或者說減弱了大家對盈利可預見性的信心,從而導致A股和港股市值創下近幾年的新低。
“不過,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估值筑底的因素,比如互聯網領域最近重新發放了游戲版號;中概股方面,政府也在積極地與美國進行商討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對于估值筑底還是有信心的。”劉雅俊稱。
展望未來,劉雅俊認為,在A股與港股市場中,有三大主線值得關注。
首先,在通脹主題下,貝萊德今年對一些上游原材料如銅和鋁,以及農產品、化工等領域進行了布局,其原因是因為上游現在利潤非常可觀。同時,劉雅俊也表示看好全球航運板塊。
第二,劉雅俊表示,在碳中和主題下,新能源領域的機會仍然可以深挖。“這一主線今年已經出現了分化,我們會去尋找整個行業中的局部亮點。”
第三,在人口紅利主題下,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以及醫療需求中也有值得關注的機會。其中,受上游原材料影響有限、需求相對穩定的領域,比如乳業等行業板塊也有布局機會。
作為我國境內首家純外資公募基金,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自去年成立以來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根據最新披露的基金年報,截至去年年底,基金前五大重倉股包括立訊精密、士蘭微、招商銀行、瀘州老窖和興業銀行。
對于下一步的投資策略,基金經理在年報中表示,基金將結合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預披露的公司財務和經營數據,動態調整組合,擇機增加之前跌幅比較大、而增長確定性較高的板塊和公司的配置。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貝萊德基金調研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瀾起科技、埃斯頓、華銳精密、華寶股份和邁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