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火、品年味、賞民俗、觀花燈、享文化……春節期間,新疆阿克蘇地區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讓各族群眾在熱熱鬧鬧中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1月27日,在阿瓦提刀郎部落社科基地,“我們的節日——與刀郎人共度新春”活動正火熱進行,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
此次活動包括新春祈福儀式、刀郎迎春舞、舞龍舞獅、傳統賽馬、刁羊等民俗系列競技表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春祈福儀式活動中,廣大游客與刀郎人一起在納福墻上“納福”,寫上自己的新年祝福及愿望,寓意著來年一切順順利利。賽馬場上,一場激烈角逐的賽馬刁羊活動正如火如荼,精神抖擻的騎手揚鞭催馬奔馳在賽道上,一路絕塵而去的壯觀場面讓游客歡呼聲不斷,深切感受到古老刀郎部落的民俗文化魅力。芊景植物園新春尋寶活動中,孩子們和家長根據植物園里的路標,判斷出隱藏有任務書的植物,并在植物上面找出任務書,完成寶藏守護者設置的考驗才能到達寶藏所在的地方。
阿克蘇市游客劉紅霞說:“新春尋寶活動太有意義了,不但讓孩子學到了植物科普知識,還體驗到了樂趣,使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擴大了知識面,這個春節過得快樂而充實。”
1月26日,阿瓦提縣社科聯聯合自治區文旅廳駐英艾日克鎮也克力村工作隊邀請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到村文化大院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化惠民演出,為當地群眾送上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
“文藝演出滿足了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要感謝黨和政府。”也克力村村民古扎努爾·艾買提說。
鑼鼓敲起來,秧歌扭起來。 1月25日,在庫車市牙哈鎮廣場,伴著鏗鏘的鼓點,來自該鎮的舞長龍、舞獅子、扭秧歌、劃旱船等一支支社火表演隊匯成歡樂的海洋。這些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樸實喜慶而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社火,讓群眾在歡樂中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牙哈鎮守努特村村民布外艾吉爾·吐爾迪說:“社火表演非常熱鬧喜慶,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民間藝術瑰寶,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盞盞色彩絢麗、造型各異的花燈點亮城市夜空。春節期間,阿克蘇市以燈為媒,舉辦了一場以“燈耀中華 福潤阿克蘇”為主題的迎春燈博會,在城市公園、主要街道兩側懸掛各式燈籠及擺放花燈等,營造出喜慶的節日氛圍,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們樂享春節“文化大餐”。
“一盞盞制作精美的彩燈讓人眼花繚亂,也讓我在逛燈展中體驗到濃濃的年味兒。”市民林澤江開心地說。
篝火點起來、歡快的舞蹈跳起來。春節期間,為豐富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加強各族群眾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友誼、加深感情,溫宿縣克孜勒鎮喀勒克村舉辦迎春篝火晚會,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中載歌載舞,暢享美好生活。
“大家聚在一起歡歌起舞,開開心心過大年,太有意思了!”克孜勒鎮青年新村村民娜孜古麗·木太力普說。
在拜城縣,為讓更多群眾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與保護中來,春節期間,當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非遺系列展覽活動,進一步提升各族群眾對非遺的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
居民玉素甫·牙合甫說:“通過參觀非遺系列展覽活動,讓我對拜城的非遺文化和歷史文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看到身邊有這么多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我感到非常驕傲與自豪。”
春節期間,新和、烏什等縣還舉辦了煙火秀表演、扭秧歌、趣味文體活動、歌舞表演等,讓各族群眾歡樂祥和過大年。(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胡瀟瀟 劉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