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社區商業網點開一個超市,辦理企業登記手續很繁瑣嗎?”“很簡單,網上登錄省政務網站,填報企業地址、經營范圍、住所承諾等企業基本信息即可,然后在家坐等營業執照1個工作日內郵寄到家,還能收到含有一套5枚公章的新開辦企業免費大禮包!”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紅衛路街虹蔚社區內,在青山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的現場指導下,居民蔡曉蕓在手機上依次填報信息成功,剛從外地回青山準備創業的她,沒想到在家門口這么快就完成了企業注冊、印章刻制、稅務登記、銀行開戶以及社保開戶的全流程,這樣的高效率讓小蔡格外開心。
(資料圖片)
最近,青山區行政審批局“政務直通車”開進虹蔚社區,無償提供高頻事項咨詢指導、答疑釋惑、陪同辦理服務270余人次,助力企業和居民輕裝前行,受到好評。
“政務直通車”系該局“五彩政務”中“金色服務”內容之一。
隨著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改革工作進入深水區,人工服務向智慧服務進階階段,系統對接、人員素質等大量關系群眾現實利益問題凸顯,工作任務重、人力不足等矛盾并存,市場主體和群眾對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改革期望值高是新時期青山行政審批局面臨的新課題。區行政審批局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的總體發展思路,緊緊圍繞青山區委關于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創新發展的相關部署和安排,積極探索與青山政務發展相適應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案。圍繞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需求,創建以紅、橙、綠、藍、金五色為主體的紅色先鋒、橙色關愛、藍色清廉、綠色解難、金色服務項目,通過部門聯動、下沉辦理、共駐共建、主動服務等方式,打造青山綠水鋼城政務特色品牌,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紅色先鋒”錘煉干部隊伍。聚焦干部隊伍建設和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借助“政務大講堂”“政務直通車”等平臺,開展禮儀以及業務培訓、現場教授等,不斷提升干部綜合素質,開展黨員先鋒崗、微笑服務明星等評比,著力錘煉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擔當型”干部隊伍。
“橙色關愛”分類服務辦事群眾。聚焦多元化、個性化辦事需求,對上班族推出延時、錯時、預約和雙休日“開門便企”舉措,對銀發族設置專門窗口及“幫女郎”提供導辦、幫辦、上門辦服務,對大學生等“新興族”“網絡族”采取網上引領辦、演示辦等實現快速辦理,做到量體裁衣施策分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破題”。
“藍色清廉”筑牢廉政防線。聚焦審批業務、政務服務等方面的風險防控,深入查找薄弱環節,對審批事項實行“紅、黃、藍”動態管理,將風險防在苗頭、堵在源頭。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機制,設置“辦不成事找我”窗口,破除審批服務“不一次性告知”“無正當理由退件”“人為制造卡點”等瓶頸梗阻。
“綠色解難”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中“急難愁盼”、痛點堵點政務服務事項,與轄區單位、部門對癥開方,把分散在區政務中心不同部門的事項按鏈條優化整合,變一事“多窗辦”為政務中心 “內循環”,合力推進政務服務提質提速,實現過去辦一件事要跑多個窗口到現在辦一件事只需要找一個窗口、遞交一次材料,過去辦事只能到區級政務大廳辦理為不出社區、街道就能辦理。
“金色服務”變“群眾找上門”為“政務送上門”。聚焦破解業務辦理環節繁瑣、多頭受理、辦理不到位等難、堵點問題,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政務直通車”定期到企業、社區答疑釋惑現場辦受好評,“小小千紙鶴.飛進千萬家”讓入戶上門辦成為常態,“政務順順吧”“相約星期四,解決疑難事”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架起黨群關系的心靈橋梁。
在全市率先實現自助服務區進商場(青山印象城)、進園區(都市工業園)、進樓宇(武鋼辦公大樓),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自助辦、一次辦成”,打造5G智慧新政務標桿;率先在全市將小餐飲、個體工商營業執照等事項下放街道,解決因青山區歷史定位和近年來拆遷范圍停辦等導致企業注冊地無法確定疑難,減輕企業的創業壓力和各類成本......一個個可喜的變化,為打造美麗青山共同增強內生動力。
改革不停歇,服務無止境。青山區行政審批局將以“五彩政務”為載體,在優化行政審批微改革上發揮“大能量”、發揮微力量托起區街社區三級“大服務”、深化部門聯動微治理凝聚共同締造“大合力”,托起青山綠水鋼城政務的“大幸福”。(記者 余惠玲 通訊員 張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