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4日電,港股三大股指周一(3月14號)大幅下挫,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大跌4.97%,創2020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并自2016年以來首次跌破兩萬點關口;恒生科技指數收跌11.03%,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挫7.2%,創2008年11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回港中概股集體重挫,小鵬汽車跌超22%,理想汽車跌超19%,嗶哩嗶哩跌超19%,美團跌超16%,京東跌超14%,阿里巴巴跌超10%,騰訊跌超9%。
與此同時,周一(3月14日)A股市場科技股跌幅也不小。截止收盤,滬指跌2.58%,報3224.22點,成交額達4177億元;深成指跌3.08%,報12063.63點,成交額達5518億元;創指跌3.56%,報2570.45點,成交額達2318億元。在三大指數中創業板下跌幅度最大,與恒生科技指數走勢基本一致。
我們再來看看美股情況,周一下午五點前,中概股盤前走低,富途控股(FUTU.O)跌超13%,嗶哩嗶哩(BILI.O)跌超11%,拼多多(PDD.O)跌近7%,小鵬汽車(XPEV.N)跌超6%,阿里(BABA.N)跌超5%。上周周四周五兩個交易日中概股遭遇“血洗”,破位大幅度下挫。上周五收盤納指跌286.15點,跌幅為2.18%,大于道指與標普下跌幅度。受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影響,最近幾周市場出現大幅度波動。上周道指累計下跌1.99%,錄得2019年5月以來的首次連續第五周下跌。標普500指數下跌2.88%,納指跌3.53%。
不僅僅是港股、A股科技股在下跌,而且美股、歐股科技股都在走低!
我一直強調,今后一個時期全球股市包括亞洲股市風險遠遠大于機遇。這樣一個判斷不是空穴來風,主要是從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西方毀滅性經濟金融制裁影響、新冠疫情持續不斷肆虐、發達經濟體持續性走高的通貨膨脹以及貨幣政策罕見收緊預期、全球政經大變局等宏觀、微觀綜合因素分析的結果。
新冠病毒對全球產業供應鏈影響剛剛稍有好轉,美歐通貨膨脹襲來,美聯儲與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幾成定局,本月底美聯儲加息沒有懸念,美股已經聞訊色變。這個打擊尚未落地,俄烏沖突爆發,西方國家最具殺傷力的經濟金融制裁,殲敵一千、自傷八百。全球金融市場又遭受重創。接二連三的打擊,全球股市沒有任何喘息機會。
美歐股大跌必然使得中概股跌跌不休。中概股除了受上述國際宏觀、微觀因素影響之外,美國SEC持續性打壓中概股,加之國內對IT信息互聯網新業態的持續性強力整頓,這些業態習慣了順風順水發展,一時很難適應規范管理,結果使得中概股持續性大跌陰跌。42家中概股一年跌去90%市值,這在國際國內都是罕見的。目前看,美國SEC打壓中概股沒有停歇下來的時間表,加之中概股財報業績罕見不景氣,造就了上周華爾街中概股連續兩天遭到血洗。
美股科技股跌幅較大,中概股幾乎持續性大跌,必然使得港股科技股較大幅度走弱。這種罕見大跌至少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面對全球罕見之變局,很多神秘色彩的人物都被撕下了神秘面紗。比如,巴菲特好朋友芒格,抄底阿里巴巴,至少目前賠的快露出底褲了。告誡投資者,在投資市場打拼要武裝好自己,獨立自主在摸透股性,摸透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投資決策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