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
今日三大指數午后震蕩走強,創指、深成指雙雙漲超1%,滬指跟隨上行。個股漲多跌少,超3500只個股飄紅,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入。盤面上,消費板塊全線走高,酒店板塊領漲,醫藥醫療股走強,軍工、制造板塊集體活躍,ChatGPT概念震蕩沖高;養殖板塊全天下挫,銀行板塊持續調整,航運板塊走低,石油、煤炭開采板塊走弱。消息面上,出境便利度的提升、跨境機票的價格走低,國際航班客流持續增長,有利于消費的復蘇。另外1月信貸數據大超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創歷史新高,信貸數據“開門紅”釋放出經濟加快復蘇信號。
截至收盤,今日上證指數收于3284.16點,上漲0.72%,成交額為3970億元;深證成指上漲1.14%,成交額為5821億元;創業板指上漲1.10%。今日兩市上漲個股數量為3504只,下跌個股數為1341只。
(資料圖片)
從風格指數上來看,今日多數風格表現不錯,其中消費和周期風格的個股漲幅最大,穩定和金融風格的個股表現最弱。近期風格轉換較為明顯。
盤面上,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7個行業上漲,其中美容護理,食品飲料,建筑材料行業領漲,漲幅分別為4.21%,3.00%,2.94%。銀行,煤炭,農林牧漁行業領跌,跌幅分別為0.80%,0.42%,0.12%。
資金面上,今日北向資金凈流入6.9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5.37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56億元。近三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入2360.44億元。俄烏和中美局勢對北向資金邊際影響逐漸縮小,美國通脹走勢和國內經濟狀況最近對北向資金影響較大。
從風險溢價指數來看,風險溢價率在歷史上處于均值+1倍標準差之上時,A股往往處于底部區域。目前風險溢價率為2.66%,低于一倍標準差,萬得全A指數處于爬升階段。風險溢價指數近期下降,市場情緒回暖。后期市場仍有擾動,但下行空間相對可控,建議投資者擇機分批布局。
(注:數據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風險溢價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價比越高;反之,則配置債券的性價比越高)
熱點新聞
新聞一:M2增速創新高。
1月M2同比增速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1月M1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M2同比加速主要源于本月貸款投放規模大幅多增,提振了存款派生,推動M2增速高位上行,創下近7年以來新高。M1同比加速主要原因是伴隨經濟轉入修復過程,企業經營和投資活動增加,這會帶動企業活期存款上升。不過,當前M1增速仍然處于明顯低位。
M1與M2剪刀差較去年12月出現明顯縮窄,說明了企業存款活期化意愿提升,投資熱情恢復,企業的經營和投資活動顯著改善。
貨幣、信用和經濟三周期按照既定的順序循環往復,在擴張周期中表現為“貨幣寬松→信用擴張→經濟企穩”。從1月的PMI數據中我們看到了供需兩端同步改善,生產指數較前期上升了5.2個百分點,代表需求的新訂單指數較前期上升了7個百分點。并且原材料與產成品庫存指數有所增加,企業開始主動補庫存。供需回暖推升了企業端的生產意愿,與1月人民幣貸款中企業短中長期貸款的上升相互印證。當前生產與需求處于溫和復蘇的階段,也是信用擴張的初期。由于資金到位后才能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金融數據往往是經濟的領先指標,領先經濟增長一到兩個季度。目前金融數據已經部分企穩,剩下未企穩的部分主要取決于地產鏈條是否能回暖。往后看,預計3月“兩會”或有更多穩增長表態和措施陸續出臺,有望推動新增社融維持較為強勁的態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月處于春節月份,信貸和社融數據有極端性,需要結合1-2月份數據同時觀察,確定數據是否有延續性。
新聞二: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再創歷史新高。
2月13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在發布會上表示,一年來,國家能源局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政策供給,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呈現發展速度快、運行質量好、利用水平高、產業競爭力強的良好態勢,取得了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績。主要要點包括:
一、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1.2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帶動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2億千瓦。
二、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
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四、可再生能源競爭力不斷增強。
五、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