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說一家從傳統汽配轉型做新能源汽配的上市公司,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富臨精工),成立于1997年,2015年3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資料圖片)
富臨精工總部位于四川綿陽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主要從事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及鋰電正極材料等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2年富臨精工的營收達到了73.5億元,同比增長了1.8倍,在汽配這一行,還能有這樣大幅度的增長,一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
盈利能力的提升有限,凈利潤同比增長了61.7%,遠低于營收的增長幅度。這說明新業務的盈利能力還不如原業務,或者說新業務的盈利能力當期低于前期。
雖然其傳統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務同比有兩成多的增長,但主要的增長還是來自于“鋰電池正極材料”6.5倍的高速增長,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把原本占比才四分之一的“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強烈拉伸至三分之二的占比。
富臨精工雖然也有境外業務,但占比極低,而且還在萎縮之中,絕大多數的業務和增長均來自于國內市場。這不難理解,因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全球最火。
分季度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的表現不錯,特別是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都達到了同比兩倍多的增長水平。但是從四季度開始,情況就不太妙了,單季的營收雖然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凈利潤卻掉頭向下;2023年一季度,情況就惡化了,連營收都開始同比下降,并出現了單季高達5.2億元的大額虧損。
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的碳酸鋰價格大跌,是富臨精工最近兩個季度業績變臉的重要原因,這個我們后面還要說到。
2019年以前,富臨精工的毛利率在35%左右,個別年份有向下的波動趨勢;從2020年開始,毛利率開始向下,而且是不回頭的持續向下,2022年已經跌破了20%。
最近三年,富臨精工的凈資產收益率還是不錯的,16%或者更高的水平,不僅是在汽配行業,甚至在A股中都要算是表現優秀的了。
分行業來看,傳統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務毛利率雖然仍然在下降,但還是明顯高于同比增長的“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的毛利率。營收增長和毛利率往往難以兩者兼顧,對于富臨精工來說,也是如此。這也是其2022年營收增長較快,但凈利潤增長卻慢得多的主要原因。
2022年,其毛利率雖然下降明顯,但是營收增長的速度還是大大高于期間費用增長速度,這樣就體現出了規模效應,期間費用占營收大幅下降,抵消掉了大部分毛利率下降的影響,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只下降了0.3個百分點。
2023年一季度,營收下跌后,期間費用占營收比大幅回升,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被擠壓至不足4個百分點。但是,這樣并不會導致虧損,虧損還另有原因。
原因并不復雜,那就是,富臨精工2023年一季度計提了7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是什么資產減值了呢?主要就是其存貨,也就是說大量的產品售價已經跌破了其成本,這就是其一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
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傳遞至二季度,因為產品下跌后,原材料也是會下跌的,只有高價采購原料生產的商品才會受價格下降的影響,后續的產品由低價采購的原材料生產,影響就會小很多,除非價格還在持續下跌之中。
這當然與其2022年底存貨規模較大有關,可能他們對碳酸鋰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預計不足。這并不奇怪,畢竟富臨精工從事這一行并不久,甚至這一行近年來的變化太大,老從業者也會判斷失誤,更不用說新進入的玩家了。
富臨精工最近兩年的現金流量表現并不太好,投資規模還不小,只有靠增加融資來解決。對于大范圍跨行業涉足新業務的富臨精工來說,這樣的表現也屬正常。
這并不影響其償債能力,2022年末,其長短期償債能力都明顯上升,這與其定增融資近15億元有關。如果這些融資全部改為借款,可能情況就會更加嚴峻了。
近兩年,其經營性長期資產增長明顯,對于這類長期資產,由增資來解決資金來源是比較理智的。這些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產能還會陸續釋放,這樣對后續產品的價格敏感性就會更大。
關于碳酸鋰的價格,我查詢了第三方價格網站,以青海某生產企業為例,2022年12月初的價格為每噸56萬元,2023年3月末為每噸21.5萬元,4月末跌至了16萬元,價格仍然處在下行通道中。看來富臨精工二季度的業績要想翻盤,可能還面臨不小的困難。
富臨精工面對傳統燃油車及期配件行業面臨衰退的狀態,果斷涉足新能源行業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新行業有新行業的問題,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見得就比原有業務低。后續怎么去應對,可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