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8日),中字頭板塊行情再起,且個股掀起漲停潮。截至收盤,中紡標、中船漢光分別獲30cm、20cm漲停,同時,中國外運、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出版等多股也封板漲停,此外,中字頭“標桿王”中國移動今日再度大漲超6%,股價也刷新歷史新高。
(資料圖)
注:中字頭股今日掀起漲停潮(截至5月8日收盤)
中特估風口頻發酵,多個方向牛股頻出
今年以來,中特估行情持續發酵,截至今日收盤,中字頭股票板塊指數累計上漲近28.7%。具體個股方面,滬深兩市中累計共有近20股年內漲幅超50%,其中,中航電測、中國科傳、中國出版、中遠海科4股漲幅翻倍。分板塊來統計,篩選年內漲幅居前(超20%)的中字頭股來看,其所屬于建筑裝飾板塊的個股最多,其次,非銀金融、國防軍工、機械設備、石油石化板塊個股也相對占比較高。
注:年內漲超20%的中字頭股分板塊統計個數
而從估值角度來看,中字頭股年內的行情也呈現“拔估值”的狀態。以不同市凈率(2022年12月末)層級統計,20余只去年年末破凈的中字頭股今年平均上漲近44.47%,同時高于市凈率在1倍至2倍區間(38.19%)及2倍以上(27.14%)的個股漲幅平均水平。目前,隨著中字頭行情頻頻引爆,市場對其關注度也不斷增加,在中特估的背景催化下,央國企的投資熱度獲得提振。
注:不同市凈率層級的中字頭股年內表現(截至5月8日收盤)
對于本輪 “中特估”行情,興業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回顧歷史可知,國企跑出超額收益的現象,往往出現在國企改革的重要節點,而當前國企改革再度迎來重要轉折點。各輪行情中,往往有特定板塊的國企脫穎而出,與國家戰略需求配套的產業政策是這些板塊國企行情的重要支撐,當前數字經濟政策成為本輪國企行情的重要催化劑。在各輪國企行情中,景氣是導致國企和非國企行情分化的重要因素,本輪行情中國企景氣若占優,漲幅也普遍領先同行業的非國企。
國企估值持續修復,關注低估景氣標的
目前,國有企業的估值水平較之民企、外企仍相對偏低。從數據上看,截至今日(5月8日)收盤,中央國企、地方國企個股的市盈率中位數分別為26.69倍、18.48倍,而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市盈率中位數達27.2倍、26.3倍。若統計總市值過百億元的各行業龍頭股,國企市盈率中位數近19.72倍、市凈率近1.85倍,而非國企個股的市盈率和市凈率中位數則達28.64倍、3.56倍。
東方證券近日研報指出,央國企對社會貢獻的價值并未在估值中得到體現,估值水平相較于非國企來說長期存在折價。從行業分布上來看,國企分布較集中的石油石化、建材、鋼鐵和交運等行業較民企均有超過20%的折價率。在中特估背景下,央國企的投資價值將會被進一步提升。市場面的低估值、高分紅,政策面的“一利五率”和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等將成為挖掘投資的重要線索。
對于可關注標的方面,篩選高分紅潛力(每股未分配股利)且總市值超100億元的破凈國企股,累計共有12股今年一季度每股未分配股利超10元,其中,海螺水泥、興業銀行、上海能源、上汽集團、威孚高科居前。若從機構關注度上看,累計共有6股年內機構來訪接待量超百家,具體來看,華菱鋼鐵、蘇州銀行、常熟銀行、杭州銀行、新興鑄管等股機構關注度居前。
注:每股未分配股利居前的超百億破凈國企股(截至5月8日收盤)
注:年內機構關注度居前的超百億破凈國企股(截至5月8日收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