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炒肝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段子:A股要止跌,必須要做到3點。哪3點呢?下午3點。
但是情緒都是暫時的,基本面的情況更能反映公司的投資價值。今天我們就繼續聚焦光伏這個十年十倍的賽道。從今年1月廟堂給出的數據看,風光新增一共有12GW,分布式光伏是增長亮點,得益于廟堂大力推廣的整縣推進。
了解光伏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系統是一條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其中,從去年至今,硅料的價格已經坐上了火箭,飛向銀河系,只留下下游的各個環節大眼瞪小眼,說好的手拉手一起走呢。
尤其是組件,如果要對比2021年1月和今年2月的各環節成本和毛利情況,組件環節的單瓦毛利從0.01元下降到了-0.01元,竟然做上了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光伏各環節價格變化率(Solarzoom)
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全世界的組件玩家們都在等硅料價格的松動,希望那一天可以早些到來。
一、系統前的最后一環,至關重要
光伏組件可是光伏發電系統的重要一環。簡單來說,組件就是由足夠數量的電池片用導線連接,再封裝而成。除了電池片,組件還包括鋼化玻璃、膠膜等輔助材料。整個組件一般能用25-30年。
光伏產業鏈(捷佳偉創招股說明書)
說起光伏組件的制備工藝,主要就是電池片的互聯和層壓兩大步驟。層壓指的就是將鋼化玻璃、EVA、電池片、背板壓到一起,再通過鋁邊框和硅膠進行密封保護。這兩大步中還包括了很多細分工藝,這里就不過多介紹了。但筆者想說的是,國內光伏經過了這么多年的長足發展,組件各個環節的設備從2018年起,已經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
組件設備經歷的三個階段(中國知網)
多么令人自豪。
另外,光伏組件的核心評價指標——發電功率,也主要由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決定。隨著電池片技術的提升,組件的功率肯定朝著更高發展。PERC、HJT和TOPCon三者之間的關系大家可以參見暴跌之下!大盤沒機會,但光伏電池還有!一文。
不同光伏組件的功率(單位:瓦,CPIA)
二、多年對決,誰主沉浮
如果要對組件環節的競爭玩家分分類,你就會發現一類是上下游基本一體化了的廠商(比如晶科能源688223),另一類就是專業化的玩家,只專注該細分市場。由于光伏組件的行業壁壘其實并不是很高,從過去幾年的成長情況來看,一體化玩家憑借著強大的擴張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斷搶占蛋糕的份額。
最近,權威媒體(PV-Tech)公布了2021年的光伏組件供應商的排名。從前十名的玩家來看,八家中資玩家榜上有名。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晶澳科技(002459)牢牢守住了前三甲。
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PV Tech)
但是回溯了光伏組件近十年發展的歷史,玩家之間的你追我趕是一刻也沒有停止。從過去十年來組件的累計出貨量來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位列前三。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么沒有名聲響當當的隆基股份。因為隆基真正的起步還是在最近5-6年的時間,憑借著單晶硅是下一代引領技術的預判,強勢起飛,在組件諸侯中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成就了今日絕對龍頭地位。這說明,賭對了技術,或許就賭對了未來。另外一個原因是,隆基堅持垂直一體化產業發展路線,它在光伏硅片領域也登頂了桂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天合光能。作為去年的第二名,主要源于其210大尺寸的電池組件技術(210組件的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6GW,占比超過70%),這在大尺寸電池組件的細分市場中位列首位,也算是為自己建立了較高的護城河。
出貨量前五名中,最后一個登錄A股的是阿特斯,它的IPO首發已經在去年年底進行了審議通過,也在上演一出“好飯不怕晚”的好戲。阿特斯的業務特點是境外布局(80%的銷售收入來自境外)和保守經營,其創始人也曾說過,阿特斯不想做老大,只想做最后一個死的光伏企業。
三、結語
展望未來,單看組件賽道,今年的產能擴張速度與整個光伏行業的新增裝機增速相似。盡管還在有新晉者想要分一杯羹,但是筆者預測,從出貨的角度看,有著更強成本控制能力的一體化玩家們,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蛋糕搶多少是一方面,蛋糕甜不甜就是另一方面了。隨著上游硅料的價格還在上漲,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下游玩家們的積極性,下游玩家盈利水平的提升還要仰仗上游硅料的產能實際擴張和硅料價格回調的情況。
所以,組件賽道的投資邏輯就是,要么不投,要投就投龍頭。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