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本刊編輯部 | 齊永超
近日,ChatGPT、固態電池、新零售等概念反復活躍,多家公司股價大幅上漲,2月13日,部分標的更是出現漲停。在這背后,有多位“超級牛散”的身影隱現其中,比如陳發樹、劉益謙、謝愷等。尤其是謝愷,作為眼光獨到的“80后”牛散,其剛剛斬獲了一只短線牛股……
(資料圖片)
在整體成績可圈可點背后,他們是怎么操盤的?哪些標的被其所愛?
陳發樹控股的新華都即將迎來解禁
參投人斬獲超額收益
在反復活躍的題材概念股中,新零售概念股新華都是其中的典型,公司不僅被“超級牛散”陳發樹實控,其還被其他牛散重點布局。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月第三周(2月13日~2月19日),A股共有70余家公司迎來解禁,解禁市值約為400億元,其中就包括新華都。2月16日,新華都3594.08萬股的定增股份將迎來解禁,解禁市值約為2.31億元。據了解,這部分解禁的股份是新華都在去年8月15日增發的,最終共有9名對象獲配,李天虹、夏同山兩位牛散赫然在列。其中,李天虹獲配317.12萬股,獲配金額為1500萬元,夏同山獲配359.41萬股,獲配金額為1700萬元(見表1)。
在經過6個月的鎖定期之后,該筆定增股份為參與其中的投資人創造了不俗的收益。以新華都的最新(截至2月13日,下同)收盤價來看,相較于4.73元的發行價上漲近35.72%。而以李天虹、夏同山兩者1500萬元、1700萬元的投入金額來看,分別浮盈535.80萬元與607.24萬元。
李天虹有B股史上“最牛散戶”的稱號,近年頻頻出現在A股定增名單中。除了新華都,李天虹曾布局的且最近面臨解禁的公司還包括廈門港務、延江股份,其曾分別耗資3500.00萬元與3000.00萬元獲配。2月15日、2月27日,廈門港務、延江股份的定增股份將分別迎來解禁,目前來看,兩者股價相較于發行價分別上漲14.14%與30.08%。
當然,新華都股價的上行,也增厚了陳發樹的身價。
據統計,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新華都股價至今累計上漲17.37%。而在去年三季度末,陳發樹持有公司5877.84萬股股份,合計持倉市值約為3.22億元。假設至今陳發樹未進行持倉變動,其在新華都上已浮盈超5500萬元(見圖1)。
此外,同樣為陳發樹帶來財富增長的還有文旅公司祥源文旅。在2022年底,陳發樹通過定增方式加碼了其此前即持有的祥源文旅,資料顯示,在祥源文旅發行5376.34萬股、募資3億元的定增獲配名單中,陳發樹獲配896.06萬股,耗資5000萬元。
2月10日,祥源文旅股價盤中一度上漲超8%。而以最新收盤價來看,陳發樹已浮盈38.71%,“躺贏”超1900萬元。不過,該筆定增股份2023年6月30日才將迎來解禁,陳發樹的浮盈還只是“紙上富貴”。
劉益謙搭乘ChatGPT概念“暴賺”
1月以來物色多家公司
另一位“超級牛散”劉益謙,也出現在了反復活躍的題材概念股中。
劉益謙的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當年的“法人股大王”,2015年又“豪擲10億救市”,有“上海灘富豪”、“股市大鱷”等多個標簽。在2022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劉益謙以415億身家榜上有名。近期,劉益謙或因布局ChatGPT概念股而身價暴漲。
ChatGPT一躍成為全球熱門,今天《解密行業龍頭》將帶你解密全球主題題材背后機會。此前的全球性題材為“新冠藥”,其炒作行情持續了半年,預期這次ChatGPT炒作周期不會低于此前的新冠概念!想了解背后投資邏輯的投資者,具體可點鏈接查看
在2022年5月,有科創板“AI平臺第一股”之稱的云從科技上市。從持股結構來看,當時劉益謙持倉2427.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28%。從云從科技2022年三季度末的股東持倉結構來看,劉益謙位列第五大股東,持倉市值為4.04億元。
因搭上ChatGPT概念,云從科技股價大漲,自去年四季度至今累計上漲103.30%(見圖2),劉益謙持倉云從科技市值已增至約8億元,暴賺近4億元。
無獨有偶,類似的“故事”也曾在劉益謙實控的上市公司亨迪藥業上演。因搭上新冠肺炎布洛芬原料藥概念,亨迪藥業受到市場熱捧,2022年11月初~2022年12月中旬,公司股價大漲超2倍。
按照當時的最高漲幅測算,劉益謙家族獲益豐厚。2022年三季報顯示,劉益謙家族合計持有亨迪藥業63.75%股權,持有約1.53億股股份,合計持有亨迪藥業總市值為25億元。而截至12月中旬,即亨迪藥業股價上漲至最高點位時,劉益謙家族的持倉市值已增至約85億元,相較于去年三季度末增值60億元。不過,該筆股份由于尚且處于限售期,并不能賣出套現。
隨著新冠肺炎概念熱炒退去,亨迪藥業股價也出現同步“降溫”,2022年12月19日~2023年2月10日,公司股價“腰斬”,累計下跌近50%(見圖3)。劉益謙家族持倉市值也同步縮水至43億元。
持倉云從科技讓劉益謙也面臨亨迪藥業相似的情形。在亨迪藥業上市之前,劉益謙即購入股權,目前所持股份仍在限售狀態。目前來看,雖然劉益謙持倉市值暴增高達4億元,但持倉云從科技的股份于2023年5月29日才將迎來解禁,劉益謙屆時是否能將收益落袋為安呢?我們對此也將持續關注。
屢屢能夠押中超級牛股、踏上熱門概念,那么,劉益謙“下一個目標”是誰呢?
雖然近來劉益謙本人在公開市場的動態很難尋覓,但由其掌舵的國華人壽卻頻頻現身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1月以來,國華人壽已出動調研了科德數控、新鄉化纖、凱美特氣、韻達股份等多家公司(見表2),而這些公司或將獲得劉益謙的青睞。
呂強、謝愷、高雅萍等多只定增股迎解禁
最高收益率接近4成
不同于劉益謙在首發前布局,牛散呂強、謝愷、高雅萍等曾更聚焦于定增,參與布局的多家上市公司在2月將迎來解禁。從解禁收益率來看,上述投資人的成績單整體也可圈可點。
如呂強,其有A股“十大最忙牛散”的稱號,曾在2022年8月,呂強參與太陽能定增,認購904.98萬股,耗資6000.00萬元,該筆股份將于2月20日迎來解禁。此外,“80后”牛散謝愷參與定增的德爾股份、延江股份分別將于2月20日、2月27日迎來解禁。背后掌舵“乾瞻系”的牛散高雅萍參與的泰坦科技定增股份則將于2月28日迎來解禁。
從截至目前的收盤價來看,呂強、謝愷、高雅萍參與的上述公司定增股份均處浮盈狀態,如呂強參與定增的太陽能,目前浮盈14.74%;謝愷參與的德爾股份定增浮盈37.58%;高雅萍參與的泰坦科技定增浮盈10.75%(見表3)。
在上述公司中,謝愷參與的德爾股份定增浮盈最高,而德爾股份股價的大漲或與固態電池技術的加快推進有關。德爾股份主業為汽車零部件系統的供應,同時具有固態電池概念。
近日,固態電池概念被市場追捧,行業頭部公司贛鋒鋰業宣布在固態電池上獲新突破,日產則宣布計劃在2028年開始批量生產固態電池。德爾股份則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全固態電池是未來新型電池產業的發展方向,公司的全固態電池產品處于研發階段。僅在2月3日~2月8日的4個交易日中,德爾股份股價累計上漲45%(見圖4)。
不過,雖然德爾股份股價迎來大漲,但謝愷定增獲配股數并不高,僅為62.11萬股,獲配金額僅為1000.00 萬元,目前來看,謝愷“躺贏”近400萬元。除了將迎來解禁的德爾股份、延江股份,近期,謝愷還分別于2022月12月、2023年1月參與了萊爾科技、秀強股份的定增,分別認購840.27萬元、2100.00萬元。近日,兩家公司的股價也出現異動表現,如1月以來,萊爾科技、秀強股份兩者的股價均上漲超20%,領跑市場。
不過,也有部分牛散布局的公司在定增解禁日出現股價大跌。如呂強曾于2022年8月參與了滄州明珠定增,認購514.40萬股,獲配投入2500.00元。2023年2月10日,滄州明珠定增迎來解禁,在解禁日當天,滄州明珠股價出現巨震,放量重挫3%。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