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康瑞珍 張偉克)4月30日晚,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精彩繼續,一臺大戲和一臺折子戲專場,分別在石家莊絲弦劇院和河北雜技團天緣劇場上演,再一次點燃戲迷如火熱情,演出現場高潮迭起,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資料圖)
“名家傳戲”專場(第二場)演出地點:河北省雜技團天緣劇場好戲連臺 多劇種唱響經典當天晚上,演出還未開始,觀眾早早來到河北省雜技團天緣劇場,靜待好戲開場。
大幕拉開,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帶來的河北梆子《寇準背靴》率先登場,唱、念、做皆精彩,表演生動形象,韻味十足,贏得觀眾陣陣叫好聲。
圖為河北梆子《寇準背靴》演出現場。王建攝
隨后,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帶來的河北梆子《武家坡》唱腔鏗鏘高亢,內蒙古藝術劇院帶來的二人臺《喜上喜》幽默詼諧,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帶來的河北梆子《百花公主》委婉動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帶來的豫劇《西廂記·紅娘》表演剛健清新,陜西省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帶來的秦腔《火焰駒·表花》宛轉悠揚……一段段觀眾耳熟能詳的唱段各具特色,精彩的表演帶領觀眾重溫經典,觀眾席上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來之前對今晚的演出充滿期待,來了以后心中的激動無法用語言形容,演出非常震撼。今天近距離看到了很多角兒,學習到了很多,收獲滿滿!”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張森特別喜歡河北梆子,他還是《武家坡》的主演張穎超的粉絲,這次不僅觀看了演出,還與張穎超合影留念,十分高興。
圖為河北梆子《百花公主》演出現場。王建攝
“太精彩了,一晚上看到這么多劇種,真是賺到了,二人臺和秦腔還是第一次看,真過癮。”石家莊市民黃先生自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開幕以來,每天晚上都看戲,他說會一直看到會演結束。
名家傳戲 舞臺展現青春力量
“名家傳戲”折子戲專場展現了近年來全國優秀戲曲人才培養成果,舞臺上展現了激情昂揚的青春力量,讓觀眾重溫經典的同時也耳目一新。
“同臺演出的有老朋友,也結識了新朋友,很高興有這樣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在《武家坡》中飾演薛平貴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青年演員張穎超表示,《武家坡》一折重唱和表演,十分考驗演員對情緒的把握。從河北走出去的他,此次在他新婚第二天亮相家鄉舞臺,十分激動。“回到家鄉向父老鄉親匯報演出,還有一點緊張,今晚的演出全力以赴,希望得到家鄉人的認可與喜愛。”
圖為河北梆子《武家坡》演出現場。王建攝
值得一提的是,張穎超現場拜師國家一級演員、河北梆子名家張樹群,臺下觀眾成為共同見證者。張穎超從2013年就開始跟張樹群學習戲曲,正式拜師張樹群一直是他的愿望。此次在主持人的牽線下,張穎超向張樹群行拜師禮,兩人都十分激動,熱淚盈眶。張樹群對張穎超給予高度評價:“穎超條件非常好,嗓音、個頭、形象、扮相非常好,正適合唱我們的家鄉戲河北梆子。”張穎超也激動表示,今天借這個全國戲曲會演的平臺如愿以償,遵從師父的指導,學戲學藝先學做人,力爭德藝雙馨,把梆子藝術發揚光大。
圖為張穎超拜師張樹群。王建攝
在愛徒張賢表演河北梆子《百花公主》過程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劉莉沙目不轉睛,十分專注。張賢第一次登上全國的戲曲舞臺,但表演絲毫不怯場,身段優美,一招一式頗有韻味。她的表演也得到了劉莉沙的認可:“‘名家傳戲’專場體現了國家對戲曲文化的重視,為青年演員搭建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對青年演員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青年演員在戲曲舞臺上展現了青春的力量,給戲曲帶來新鮮的血液與希望。”
秦腔《鎖麟囊》 演出地點:石家莊絲弦劇院
“人不少哩!”68歲的徐奶奶看到石家莊絲弦劇院入口處排隊檢票的人群驚嘆道,她和老伴專程來看秦腔《鎖麟囊》。
高昂粗獷的秦韻、婉轉雅致的聲腔、動人心弦的情節交織在一起,秦腔《鎖麟囊》為戲迷朋友們奉獻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精彩的表演讓現場的戲迷直呼過癮。
用心用情 秦腔經典精彩亮相
秦腔《鎖麟囊》講述了發生在登州富家女薛湘靈和貧家女趙守貞之間悲歡離合的感人故事。劇情環環相扣,沖突一波三折,演繹了與人為善、報恩報德、互幫互助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圖為秦腔《鎖麟囊》演出現場。杜船攝
隨著悠揚的音樂響起,燈光漸亮,“春秋亭,鎖麟囊,佳話幾度入宮商……”歌聲響起,一下子將觀眾拉進《鎖麟囊》故事中去。
秦腔《鎖麟囊》的成功關鍵在于保留了原著的精華,又加入了時代的元素;既保持了京劇程派的神韻,又融入了秦腔肖派的風采;把傳統經典當代化,把京劇經典秦腔化。此外,改編本還將傳統道德審美與當代價值取向相結合,凸顯此劇的現實意義和藝術追求。甘肅秦腔藝術劇院黨總支書記、院長馬勇稱:“秦腔《鎖麟囊》緊扣時代發展趨勢,在實踐中不斷打磨、不斷提升,希望能通過劇目演出,傳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為饑寒我為嬌,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當薛湘靈在春秋亭將鎖麟囊慷慨贈予趙守貞時,全場觀眾都在為她“相贈此囊,非為報也”的仁義之舉鼓掌歡呼,還有觀眾搖著頭低聲唱和著,沉浸其中。
有著十幾年聽戲經驗的程志軍告訴記者:“薛湘靈的人物表情、動作、腔調都非常生動,兩人再相逢的那一段我看了后心情非常激動!”
圖為秦腔《鎖麟囊》演出現場。杜船攝
國家一級演員、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鳳麗是薛湘靈的扮演者,在談到如何將這一角色塑造得如此生動時,她說,沒有什么秘訣,只有真誠地對待舞臺,真誠地對待藝術,真誠地對待創作,用心用情而已。
秦韻繞梁 古老藝術再綻芳華
鑼鼓鏗鏘,秦聲飛揚。甘肅秦腔以“重工架”“重生凈”“重特技”等體現出火暴、剛烈、偉悍等特點,但《鎖麟囊》卻不止于此。馬勇介紹:“其實秦腔也有婉約雅致的一面,希望大家通過《鎖麟囊》欣賞到不一樣的秦腔之美。”
蘇鳳麗以極具特色的“綿里裹針”聲腔書寫薛湘靈的悲歡苦樂,她塑造的薛湘靈從形到神,從外到內帶給人沉浸式的觀感,青年觀眾潘容告訴記者:“我是戲劇系的學生,今晚特意來看這部戲,演員們演技精湛,唱功了得,服裝、道具、化妝全在線,我能完全沉浸其中,不知不覺就看完了。我很期待越來越多的戲曲能夠被人們喜歡!”
錦緞珠寶齊備的嫁妝、喜慶盛大的迎親隊伍、洪水來臨時的絕活表演……秦腔《鎖麟囊》中一幕幕精心設計的場景令現場喝彩聲此起彼伏。王女士帶著12歲的女兒來到絲弦劇院,她說:“今天帶孩子來感受一下傳統文化,整部劇都很精致,我們娘倆都很喜歡!”
圖為秦腔《鎖麟囊》演出現場。杜船攝
劇末,“春秋亭,鎖麟囊,佳話幾度入宮商……”的歌聲再次響起,有的觀眾高呼喝彩,有的觀眾哽咽鼓掌。演出圓滿結束。
裊裊秦韻繞梁,綿綿秦腔悠長。《鎖麟囊》以秦韻秦腔,為本次會演舞臺增添了動人韻味,讓秦腔藝術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