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從科創板到北交所,近年來A股市場的IPO發行節奏有所提速。但是,在IPO明顯提速的背景下,新股不敗神話開始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新股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穩賺不賠了。
根據數據統計,在過去近一個月的時間內,A股市場就有17家新股出現了上市首日破發的跡象,平均每1.2個交易日就有1只新股破發。與此同時,從新股首日破發的市場表現分析,跌幅并不算小,有的出現上市首日下跌20%以上的情景。
4月12日,又有兩家新股出現了上市首日大幅下跌的走勢。其中,N海創上市首日下跌了29.9%、N唯捷上市首日下跌36%。按照這一個跌幅水平,實際上意味著中簽新股的投資者,只是在短短一個交易日的時間內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每中一簽的虧損金額達到1.2萬!
在新股破發不斷的背后,實際上與近期市場環境的持續疲軟因素有關。從歷年來A股市場的新股表現分析,多與同期市場環境的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換言之,在股市處于下跌趨勢中,新股的整體表現并不樂觀,在單邊下行的市場環境下,新股首日破發的概率比較高,申購新股未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除了市場環境的影響因素外,還與新股發行估值與發行定價因素有關。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新股分析,不時會出現高價發行或者超高價發行的現象,有的新股發行價格高達百元以上。另外,還有不少新股的發行估值比較高,且遠高于同行業的估值水平,給投資者最直接的印象,莫過于吃相太難看了。
市場環境不佳與新股發行定價的吃相難看,無疑成為了新股破發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新股大面積破發的背后,還會與IPO發行節奏太快,且透支了市場自身的承受能力因素有關。
近兩年,A股市場的發行節奏有所提升,股市募資規模依然處于歷史高位的水平。但是,在IPO高速發行的背后,股票市場的賺錢效應卻并不穩定,部分市場指數甚至已經步入了熊市行情。
從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數據分析,在牛市環境下,IPO發行節奏會有所提速,但考慮到牛市環境下市場的流動性優勢較強,所以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抵消掉IPO高速發行的壓力,減緩對股市流動性的分流影響。但是,在熊市環境下,IPO發行節奏也會有所降低,否則很容易會分流掉股票市場的存量流動性,并加劇了市場筑底的壓力。
按照從近一年高位下跌超過20%的理論分析,目前深證成指、創業板市場已經處于熊市行情之中。至于上證指數,雖然還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熊市標準,但上證指數卻存在一些失真的意味,深市市場的參考價值或許會更高一些。
既然目前A股市場已處于熊市的環境,那么對IPO的發行節奏與募資規模的要求,也許需要適度降低一些。此外,在股市IPO擴容的背后,仍需要加強股市退市率的水平,以實現股票市場上市率與退市率的均衡發展。
對A股市場而言,只有構建出真正意義上的優勝劣汰機制,那么才可以長期推動股市投資活力的提升。否則,在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失衡的背景下,缺乏完善成熟的優勝劣汰機制,股票市場很難走出長期健康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