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明顯反彈,包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反彈到7.5%(前值4.3%),供需兩方面都全面超出市場一致預期。我們認為一些數據同比的顯著改善與低基數有關,一些數據的改善與其他相關的宏微觀數據并不完全匹配。整體而言,支持經濟同比增速明顯回升的數據質量可能不算很高。短期降息等政策可能因為數據超預期而被延緩,但是中期持續大力穩增長的舉措不會改變。
點評要點:
經濟數據顯示供需兩旺,全面反彈
1-2月,需求端的固定資產投資(包含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和地產開發投資等)、社會消費品零售(包含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房地產銷售等數據都較大程度改善,全面超出市場一致預期。在生產端,工業增加值和它最重要的同步指標發電量同比增長也顯著反彈,電池再利用2.0:十五年高景氣長坡厚雪 再生資源價值凸顯護航新能源發展電池再利用2.0:十五年高景氣長坡厚雪 再生資源價值凸顯護航新能源發展好于市場的預測。
支持經濟明顯反彈的數據質量可能存在一定爭議我們的研究表明雖然不少數據同比較去年12月明顯改善,但是這些數據的質量可能并不算很高。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的同比改善一定程度與低基數有關,季調后環比增長相對溫和。而地產銷售和投資的大幅回升,以及工業增加值的回升和鋼鐵、水泥、發電量乃至航運的一些數據并不完全匹配。在存在疫情沖擊的情況下,包含餐飲的社零數據的強勁回升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
較強的穩增長政策仍會持續推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建和制造業投資的回升和較快增長仍有一定依據。
但是地產和消費是否回暖或許存在爭議。雖然短期政策如3月15日MLF利率未能下調可能是受到經濟數據偏強的影響,伴隨著未來基數效應的消退,以及企業居民真實感受通過各種渠道信息對各方面的傳遞,我們認為較大力度的穩增長的措施仍將持續推出。
風險提示
經濟低于預期,政策超預期,中美關系、疫情持續惡化。